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3046阅读
  • 19回复

要不要读研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欧阳于蓝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9-10-01
    最近看了在《青年文摘》的一篇文章《要不要读研》。打上来给大家看看


  "我认识两个女生,一个叫琳,一个叫莹.小琳比小莹大两岁,算是师姐.小琳毕业后继续读研.两年后小莹本科毕业了,在国有企业找了份工作,又过了半年,小琳研究生毕业,也来到小莹的单位.就在小琳入职半年前,公司决定,取消福利分红,新员工的薪水待遇也将跟老员工有所区别-----一条红线红线就这样画在了小琳和小莹之间.小琳虽比小莹年长两岁,还多读了三年研究生,然而获得的待遇却远没有小莹高,用小琳自己的话说,这三年研究生,就像是做了一场失败的投资.
    这还不是最经典的.另一个朋友,博士毕业后到单位上班,发现主管他的领导,竟是自己多年前本科毕业班的同班同学.
    有人觉得我把读研比做投资,单纯用待遇好坏来衡量价值,未免过于狭隘.那么我就再来讲另一个故事
  我的朋友乌老师,英国工商管理学硕士毕业,当年MBA在国内很吃香,乌老师本可以衣锦还乡成为海归,可她突然觉得,人这一生应该做点自己感兴趣的事,她想再读一个艺术考古的博士学位,再英国要想成为艺术考古的博士学位,必须有艺术专业的本科和硕士学位.勇敢的乌老师,把以前的人生全盘推翻,重新读了一遍本科,又重新读了一遍硕士,直到如愿以偿的成为艺术考古的博士学位.....
    乌老师一路追逐自己的兴趣,直到40岁仍单身一人.她的父母是高级知识分子,对于自己女儿的选择,他们没有埋怨,直到今天,仍在默默的资助着女儿的学业
  我曾给乌老师打过两次电话,有一次她说,她在敦煌遇见一位考古学界的前辈,正和他秉烛夜谈;另一次,她告诉我正在广褒的哈萨克草原上骑马,他们要去探寻历史上游牧民族的迁徙轨迹。
  前两年我收到乌老师寄的一本名著,是讲丝绸之路上的植物的。我看了一下信上的邮戳-----是从客什寄来的,一时间竟感动得泪流满面...."


    我还没进大学前,没读本科前,就不停有人告诉我读研读研,但庆幸的是在长沙的机会中听到彭先生说"其实读职高就比较好".  其实在美国职高是很好的,很有针对性.但在中国好像并不是这么回事了.目前貌似读研是最低要求了...
离线郑志龙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09-10-05
中国很多的研究生,像极了偌多的本科生一样,是在混日子。非也?是也!
      情绪左右了你,你死定啦!不学会坚持,你什么都做不好!
离线文娅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09-10-06
什么但不绝对哦!
离线陈小凤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09-10-06
我觉得高学历固然重要,但实践能力更重要!不过还是要辨证的对待
“生活的理想就是理想的生活”
离线汪涛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09-10-07
喜欢、佩服你 的乌老师,以后多给我们讲讲乌老师的故事吧,谢啦
离线张媛媛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09-10-07
我觉得以上都只是个例
考研还是有其意义的,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人去考。
离线王涛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09-10-08
我也蛮困惑的,希望得到大家的建议
目前我觉得自己语言方面实践证书可能更重要,但或许以后我的观点会改变
离线欧阳于蓝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09-10-08
引用第4楼汪涛于2009-10-07 16:53发表的  :
喜欢、佩服你 的乌老师,以后多给我们讲讲乌老师的故事吧,谢啦


这篇文章是引用的....  那个乌老师是作者的朋友...  我还要些历练才能结识这么高深的人...
离线许柏洲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09-10-17
看你的内容应该是不怎么想考研的,我也是。但如果你想考的话,越早准备越好。
离线余玲香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09-10-17
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迷茫期,我觉得这也是正常的,这说明大家在思考,思考自己的未来,在努力去规划自己的未来,多向有经验的学长及长辈们请教,相信对我们的选择会有很大的借鉴作用;。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