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浦东图书馆有一个礼仪讲座,邀请的主讲人是著名的金正昆教授,遂欣然前往,现将金教授讲座的要点散记一二,与大家分享。
1)眼界决定境界,立场决定观点:每个人看到的事物都是有限的,形成的对世界的看法和认识均有其局限性,有时候你觉得别人行为/观点不合理时,也许是因为你与他人的眼界不同。
人在看待事物时均会从自己的立场出发来发表看法和观点,我们需要多换位思考。
2)礼仪就是你的行为要符合主流社会的规范先从众,再与众不同。
“从众”与我们常常强调的“自我、独立的个性”大相径庭,但细想却颇有些“先入乎其内,再出乎其外”的意思,不能否定有其实用性。如果不先从众,适应主流社会的规则,很容易便被主流社会所淘汰,又谈何改变主流社会?
3)三思而言:说话之前先三思:
一定要说吗?
能不说吗?
说了之后别人会有什么反应?
当下年轻人都有“话多”的毛病,表达欲望强烈;看到别人的错误,就迫不及待地想要指出;喜欢吐槽、针砭时弊,不吐不快;然而“吐”了“死”得更快。
“东北那个胖子我也看着很不顺眼,但是我不说,因为他不归我管;等到他什么时候变成中国吉林省朝鲜市了我再说。天欲令其亡,必先令其狂。”
4)有效沟通沟通要达到的效果:让别人记住我 —— 给别人留下好印象 —— 别人能给我机会。
5)礼者,让也。
“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
6)教养是在生活中养成的7)不给别人添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