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现在的老师以前是在清华材料系当教授的,07年的时候来到了约克,也就是我现在的中老板。 他手底下有个伊拉克学生Omar, 来这里没多久我就被安排跟他一起合作。 虽然我有点吐槽他的主观能动性(我嘀咕中文他也听不懂,呵呵),很多事情都要我陪着带他一起去做第三遍第四遍,不过想想也是因为他不熟悉,多熟练就好了。
我们的老师对我们很自由,很尊重学生的想法,也很会启发学生,提出思想。 自己有想法就去实践,做好之后拿结果去展示给他看。 基本上每周五都去他办公室讨论。 每回讨论都是在晚饭之前开始的,以为半个小时或者一个小时就可以结束。 但是几乎每次看到了结果,老师都会脑洞大开,思想如滔滔江水泛滥,我很多后续行动都是受到老师的这些启发的。 所以,Omar跟我,每次跟老师大讨论都会至少持续5个小时,这样一下来,讨论完了都是晚上十点多了,早已饿的前胸贴后背了。于是奔回家,吃饱了再说。
时间久了发现,老师很健谈,很有思想见地,能连续讨论半天。完全不同于自己的小老板那种很会扯(都扯不到点子上,感觉很花拳绣腿,每一个想法都是蜻蜓点水,没有然后)。 所以对于这一点,我们都很欣慰,也很庆幸。
现在国内的年轻老师越来越多,差不多都是海龟,但是很多都有点浮躁,眼高手低,跟老一辈的八九十年代的老师比,功底明显不足,所以很多都是雷声大雨点小。 而现在约克的老师平时就低调,但是功底深厚。 有功底积累,历久弥深,又会给学生启发和思考,给出建议,这样的老师才是一个好的学者(他早在九几年就是长江学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