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到武汉的列车总是拥挤,用《围城》里的话说就是“人们的身体弯成几何学上有名目的角度”。
紧跟在我后面上车的是一个辛苦的小女生:背着一个鼓鼓胀起的书包,右手提着箱子,左手还拉着一小车,小车上是一个同样充实的编织袋。
可是由于小车的宽度超过了列车过道的宽度,小女生只好把小车放在了过道的入口处。
后来上车的人拼命地往车里挤,口里还喊着猜的出来的汉语。列车员也用有地方特色的普通话鼓励后面的人为了自己的权利而加油。
这样,小女生放在过道入口处的小车就成了众矢之的。
小女生不知所措,向众人解释下一站就下了,可是大家伙花钱买了票,都想追求自己的权利,坚持要求把小车拿开。女生权衡了一下,丢下箱子,背着书包,走近小车,使劲地推,想要小车尽量贴紧墙壁,可这时挤进来的人老是挤着女生那充实的书包,带动着女生的身体晃动,使得女生不能专注于要做的事。就是在这手慌脚乱的时候,女生还不忘了回头看一看箱子。无奈不能把小车推进墙壁里面去,空间还是不够。这时候通过的几个人挡住了女生回望箱子的视线,女生赶紧回来,走到箱子前,把手放在箱子上。
我想这女生一定是去武汉上学的大一新生。
于是对她说:“你去弄吧,我帮你看着。”女生打量了一下我,似乎不太放心,但终究把书包放在箱子上,去了。
这时候过道入口处的其他一些人也觉得,这个小车放在这里终究是不方便,于是有人主动站出来,把编织袋从车上拿下,并腾出一个地方放编织袋。小车呢,折叠起来,紧贴墙壁立着。处理完了,小女生回到箱子前,轻轻地说“谢谢”。
我于是和她聊了起来,才知道是去华科上学的研一学生。下车的时候和另一个乘客帮助把东西拿下车,在武昌火车站广场告别。
“使命感和热情”、“敬天爱人”,作为一个凡夫俗子,在长沙听讲之前完全没有想到这么个东西。但是现在,我在修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