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1483阅读
  • 17回复

洗碗不再痛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杨秀春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15-03-30
— 本帖被 王顺民 设置为精华(2015-06-18) —

对于多数人来说,洗碗都不是一件好差事。我以前也是。自从听了樊登老师讲解《正念的奇迹》一书后,洗碗对我就不再是一件苦差事了。洗碗的每一秒,我都感知水流过手指,感知油腻的碗碟在我的擦拭下,变成洁白的、温柔的、美丽的瓷器,感知自己活在当下,踏实、心安、自在。一切都那么好。


所谓正念,就是“活在当下”,感知自己的存在。如果你被刀划伤了,多数的人会懊恼,心烦,骂自己“我为什么这么不小心”,抱怨说“我今天怎么这么倒霉”,等等,总之,你相信,因为这个刀伤,你的手很痛,并且接下来会耽误自己的很多事,“整个人都不好了”……如果你懂得保持正念,那么,这只不过是一个刀伤,你感觉到的痛苦,也只不过是一突一突的跳,而已。你看着伤口说,“哦,原来这就是痛的感觉”——只是痛的感觉,而已——你是一个观察者,你在感知痛的感觉——没有懊恼,没有烦躁——处理伤口,该干嘛干嘛去吧。当你学会这样观察和感知自己的痛,就是把自己和这种痛剥离开时,它就没有那么痛了。

樊登老师用这个方法,帮助自己的老婆克服了产痛——是剖腹产,当时麻药的药效过了,并且不能继续用药止痛,他老婆痛得厉害。樊登老师说,亲爱的,你告诉自己,哦,原来这就是痛的感觉——疼痛中的妻子别无选择,当她尝试着用旁观者的角度来感知那钻心的痛时,她安静下来了。二十分钟后,她睡着了。再醒来时,他告诉樊登老师,你的方法很管用。这不是迷信。

洗碗为什么痛苦呢?因为你心里在想着洗碗之后要做的事,去看电视啦,去和朋友聊天啦,去玩自己最喜欢的游戏啦,等等,而完全没有感知当下正在做的事情——洗碗。所以,洗碗成了一件苦差事,你心里想着,怎么还有这么多碗啊,这碗怎么这么脏啊,无比痛苦。这时候,你失去了“正念”——你没有活在当下——如果活在当下,你会达到我前文所述的心安。

人生最大的痛苦,就是“认为自己不该有痛苦”的痛苦。遭遇不幸——或大或小的不幸——的时候,我们会本能地在心里喊道,“凭什么是我?!”譬如说,有人失恋了。你会安慰他/她,天涯何处无芳草,或者四条腿的蛤蟆难找,两条腿的男的,这不满世界都有吗?你会觉得,这事没那么难过。当你自己失恋时,你会非常痛苦,TA凭什么这样对我?!TA怎么可以这样对我?!你完全没办法安慰自己。因为你觉得自己不应该受得这种对待。这就是分别心。当别人的手被刀划破后,你会说,去上点药吧。当你自己的手被刀划破时,你会喊道说,我怎么这么倒霉?!我今天怎么这么不顺?!凭什么是我?!这就叫分别心。

佛家是要你放弃这份“分别心”的,你就不会有这些痛苦了。

再举个例子,有些人会觉得工作很讨厌,陪孩子玩才是“自己的时间”,所以他们在工作的时候很烦躁,他们心里一直想着,赶快下班吧,上班的每一分钟对他都是煎熬。也有些人会觉得陪孩子玩是一种任务,觉得这件事情占用了自己的时间,心想,唉,真麻烦,什么时候我才可以安安静静地看会书呢,或者看会自己想看的电视呢,跟孩子在一起,连“自己的时间”都没有了——这里的两种人,一种认为工作占用了“自己的时间”,占用了他和孩子相处的时间——他和孩子相处的时间对他来说,是“自己的时间”;另一种人,认为和孩子的相处的时间占用了“自己的时间”——请问,什么才是你“自己的时间”呢?和孩子在一起,就不是你的时间了吗?工作的时间,就不是你的时间了吗?当你工作的时候,你感知自己正在工作,感知自己正在一项一项地把各种问题解决掉,让事情变得通畅,让机器得以运转,让别人因为你的工作,而获得裨益,这难道不是“你的时间”?当你和孩子在一起玩的时候,你感知孩子的一啼一笑,感知人世间最温暖的亲情,感知他因为和你在一起而获得的快乐,感知身为父母的成就和骄傲——当你这样做的时候,孩子的哭闹,也就是一件你需要处理的境况而已;尿布的臭味,也就是一种臭味而已。你不会再觉得这些事情是那么的讨厌,而让你你去了所谓“自己的时间”。

我记得以前张媛媛还是哪位同学,写过一遍文章,说自己最喜欢一个人洗衣服的那种感觉。当她把衣服一件一件的洗净,看着污渍在自己手的抹刷之下,渐渐消散(写文章的时候,她应该还没有条件用洗衣机去洗衣服),再把衣服拧干,展开,晾晒,同时,她可能想着这个心事,那个心事,她的心是那么平定,她是那么心安,那么愉快,这时候,她在感知自己的存在,她在保持正念。

相反,有些人,包括我自己,洗衣服的时候可烦呢。这时候,我们失去了正念。

所以,愉快地去洗碗吧。时刻记得保持正念。

方法:
呼——吸,并感知自己的呼——和吸。慢慢地去做,你的心会平静,你会保持住正念。


注:
《正念的奇迹》是由越南一位得道高僧一行禅师写给他一位朋友的长信编成的小书。樊登老师是中央电视台的主持人,是一位水平很高的学者,也是传媒和企业界的专家。这本书不好讲解。我是在听了樊登老师的课之后,才有了深切的领会。推荐大家都去听一听。


听书地址如下:
http://v.ku6.com/show/KQfvNbolt8SVz1L5WVhV_w...html?ptag=vsogou

请大家加我微信:teddy19840419
给你们分享更多的书

另:
“樊登读书会”,每两个星期,樊登老师和你分享一本书。一年会费300元。如想加入,可资询我。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离线杨秀春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15-03-30
樊登老师讲得特别好。我写得不好,也不知道我讲清楚了没有。并且樊登老师在微信上讲的那个版本,我觉得比这个视频版的要好一点。真的推荐大家听一听他分享的书。

请加我微信:teddy19840419  我发给你们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离线杨秀春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15-03-30
认认真真地打开Word,写两篇文章;认认真真地读同学们的贴子,写回复给他们;不要再像以前那样,把写文章和写回复当做任务来完成。感知它,享受它,这就是保持正念。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离线黄林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15-03-30
这篇文章中的例子我生活中都发生过,也有过同样的感受,所以很有感触。生活中正是缺乏这样的‘正念’,会常常迷失自我。谢谢小马师兄
离线陈靖洁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15-03-30
用心认真的体会自己做的每一件事情,保持正念,没有分别心~ 
这个理念对我来说倒是挺新鲜的,值得我好好思考思考 体会一下
TRY!
离线周婷婷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15-03-30
确实,我们在抱怨一件事的时候常常是因为想着别的事,或是心里有着怨气才会更加烦闷,从而形成一个坏循环。嗯,可能是因为我现在没有别的想法才能心平气和的写下这些吧,希望自己在下一次抱怨之前能想起这个,给自己减一点烦闷吧。
离线彭飞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15-03-30
洗完之前,很懒得动,洗的时候,又很享受。清水流过指间,慢慢白洁如常。
世界上本没有路,有了腿便有了路。
离线彭秀明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15-03-30
谢谢师兄 的分享
离线肖伟平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15-03-30
既然不能有所改变,何不去接受它!
离线刘承儒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15-03-31
自己有时候还是因为生活的复杂因素让自己对事物会产生非正念,其实每每把它想成好的,就不会有非正念了。
人生,总是会对什么东西过敏的。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