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的时候,一中这一届考进北大的那位学弟带着一帮学弟学妹来清华玩,带着他们在清华到处乱逛,期间,他们提出要到清华的图书馆参观,这是我就问,是想去哪个图书馆啊?北大的那位学弟立马就来了精神“我们老师说,你们清华搞了个中文图书馆,纯粹是一个理工科大学想要装成综合类大学的表现。”
对于文图,我还是很有感慨的,虽然我自习基本上是去逸夫图书馆,但是文图也去过,文图的条件不得不说,不愧是清华新修的建筑,那是相当好,每次都会迎来大批学生自习,因此文图曾经占座现象及其严重,后来引进各种制度,以及高技术支持(对此我不得不吐槽阳光长跑,现在虽然我们不要阳光长跑,但是阳光长跑升级版的刷卡机的确牛逼,过去我们刷卡机只是简单地黑白点阵显示,现在变成了全彩显示,还附带摄像头,以便确认是否有人带跑,但是所谓的高科技只是治标,如果不能纠正学生内心对阳光长跑的态度,那也是枉然)现在文图自习条件可以说极好,但是有个问题,我们理工科基本上都是在逸夫馆借书,真正在文图借书的又有几个?为了提高理工科学生的人文素质,又搞了个文化素质教育讲座,还要刷卡,满八次才让毕业,结果每次我去听讲座,一群大四学生都在各干各的,只有极少数非常有意思或者是非常牛气的嘉宾,才会真正吸引学生。
作为一个人文社科系丧失几十年的学校,想要恢复成综合类大学绝非请几个大牛,建几栋建筑,就能成事的。人文的底蕴还是要时间的积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