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利秋拍接近尾声,王振鹏的《江山胜览图》卖了1个亿,齐白石的《祖国颂》拍了8千万,李可染的《雄关漫道》涨到了4千多万,在这严冬到来之际,三幅作品的“高拍高走”也让人们感到未来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的一丝春意。正是应了那句话,“真金不怕火炼”,名家+精品+大尺幅依旧是救市的良药。刘小东的《青春故事》以2000多万落锤,近年崛起的中青年艺术家刘溢的代表作《2008北京》也被炒到了1900万。市场开始理性的同时,一些有强大收藏家群体支撑的名家作品,或是后起之秀的代表作也依然被众人追捧。人们会发现,今年的拍卖市场并非艺术品的严冬,而是市场泡沫破裂后回归其本来价值的开始。
随着保利市场保卫战的一声炮响,匡时、翰海、华辰等拍卖公司的秋季拍卖也是开战在即。都说“人无头不走、鸟无头不飞”,借着保利市场影响力所势必带来的大量外地购买群体,许多拍卖公司也甘愿紧随其后,争取将保利的优势资源尽可能转移到自己的业务上。
在最近举行的翰海秋拍预展上,依旧可以看到其特色品种红色宣传画和早期连环画,其中也不乏一些当代大家的早期之作。而在当代艺术部分,除了陈丹青的早期留学时期的油画和李贵君的写实优化外,鲜有可能被追捧的大作。一些当代名家的小幅作品也低价入市,还有大量作品更是打出了“无底价”的招牌吸引买家入场。令人看后觉得有点年末大促销的感觉,可惜其中佳作不多。转过来再说翰海今年的近现代书画,本应是市场保卫的重点,但却充满了大量似是而非的“东西”。一些在近代书画史上赫赫有名的大师,也顶着十几万甚至是几万的身价前来凑热闹,让人不免寒心。更是有观展人士戏言,此间遍寻真迹可谓大海捞针。由于自身对于书画鉴定知识的缺乏,自然不便评论真假,只愿在这变革之年,不论是拍卖公司还是收藏群体,都能坚持一颗淡定的心,最终笑傲于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