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一个学期的散打课程学习,我收获了很多。最基本的,我学到了散打的一些基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学到了一些道理。
散打是对自身的认识和探索。只有很好地认识自己,才能充分调动全身各部分的力量;只有清楚的知道自己行动的目标,才能精准地击中对手。在所有课程中,没有哪一门课程比体育课更加与“人”的本身有关了。这一点让我感触很深。在这个机械化时代,人类面临“物化”的危机。人类控制越来越强大的机器,本体的力量却日益削弱。而散打作为中华传统武学,在传承中沉淀着做人的精髓。
散打中看似简单的一击,包含着发动全身的力量,准确判断距离位置,观察周围环境等要求。牵一发而动全身,小小的动作背后,包含着朴素而深刻的道理。《易经》中写道:“变化者,进退之象也。刚柔者,昼夜之象也。”散打中一进一退,一刚一柔之间的平衡,是一个动作的平衡,是人身心的平衡,也是人的超我精神所在的人与世界的平衡。武学不是发扬暴力,而是厚积薄发,对人自身的认识和延展。老师说学散打可以修身养性,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我渐渐理解了这一点。
在学习散打姿势时,我们被要求把注意力沉到自己身上。这种联系让我们脱离浮躁,慢慢沉静下来。我们在散打时犯的各种错误,其实都是对自己身体的认识不足。我们不但要知道该怎么做,还应该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才能更深入地理解散打。既要有全局意识,把全身视为一个整体;又要重视局部,把每一个肢体的动作做到位。这是散打中的哲学理念。我认为,散打不仅仅是一门有关动作的技艺,而是一门深远的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