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的冬天又来了,侵入骨髓的寒气和可以把人吹倒的冷风是标配,每次一到这种时候就会想起妈妈做的热气腾腾的饭菜。
仔细想一想,我好像很久很久没有坐在四四方方的桌子前,像一个孩童一般,一边看着电视,等待一盘盘多彩的菜式。妈妈边碎着嘴,边在厨房忙碌着。那个再熟悉不过的身影,进进出出,那个时候的时光,多么安静啊。
上大学之前,每天总会被高中地狱般的作息支配,早出晚归,每天赶在太阳升起前出家门,和着温柔的月光回家。妈妈的身影被橘黄的路灯拉得老长,自己的身影也越来越长。直到有一天,猛地发现,自己的影子好像比妈妈长了很多。也许是最近才这样的,也许,是很久了,
就在某个我们都没有注意到的回家的路上。回家后,要么倒头就睡,要么继续写作业。直到月亮已高过头顶,我的一天便也结束了,从未设想高考后的生活,美好的事总是短暂。
上大学后的假期,听见了闹钟的我并没有按时起,一觉睡到了自然醒,一向不喜欢赖床的妈妈却没有叫醒我。吃早餐的时候,我向妈妈打趣道,
“咦怎么今天不叫醒我”
“你睡到多久我也管不着咯”
弟弟玩笑道,
“妈是看你又要去上大学了,能在家睡的日子不多了,才懒得叫醒你。”
大学一开学,不知道何时才回家,不知道还有多少个这样的假期。猛地,泪水充斥了整个眼眶,强忍着,一边开玩笑说,
”怎么可能,我这不每次都会回家么”
一边急急忙忙夹了一块菜,扔进嘴里。
再到后来,许是高三毕业暑假的我在家放假太久,慢慢成了透明人。第二天睡到中午也没有人叫,只有妈妈每天提醒按时吃饭。去外面找朋友玩,妈妈也不再管,不再限制我玩手机,不再看我去了哪里,不再替我看衣服,偶尔催我打扫卫生,做做饭。我曾经一度认为,我成了家里最闲最懒的人,肯定让妈妈很烦。
直到出发去学校的前一天,妈妈回来的很早,手上提着大包小包的菜,还带着一整个榴莲。
“妈今天家里来客人吗”
“这不你明天要走了 给你好好做顿饭”
那天,妈妈做了我很喜欢的红烧肉,做了我心心念念的糖醋排骨。第一次学做糖醋排骨的妈妈,糖放的不太够,但不知道为什么,吃在嘴里格外的甜。我说这菜很好吃,
“好吃就多吃点我能做的也只有做饭给你吃了”
那时,我才明白,哪有什么不管我,只是妈妈明白,我越来越远了,她能做的越来越少,唯一她很自信的就是那一桌的好菜。每一道菜,在每日每日的磨练中,形成了她独特的味道。
如果可以,我想能多几次,坐在桌子旁,痴痴地望着厨房,看着眼前的菜,和妈妈坐下来,好好地吃一顿饭。不是在匆匆离家前,而是在每一个在家的平凡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