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734阅读
  • 14回复

开组会是什么感觉啊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吴伟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21-01-15

前几天,我在B站看到罗翔老师更新的读书会vlog,在很久之前,他也发过一次读书会vlog。说实话,我很羡慕这样的读书会,或者说组会,我的研究生生活都快两年了,我还不知道真正组会是什么感觉。


我导师现在带两个学生,我、还有一个还在雁栖湖集中教学的的师弟,人太少,根本不够开组会的。所以,我很羡慕好多同学一起开组会交流的氛围。


研一的时候,有一门课的考核方式就是类似组会的形式。班里三十几个人,每个人把自己的研究方向、研究内容等东西做成ppt在课堂上分享,完了解答同学们和老师的提问,最后老师会把大家的ppt和报告发到群里供大家学习。这门课我感觉学到了很多东西,开阔了眼界,感觉比上课学到的多多了。大家上的是同一门等离子体课,有人研究星载氢原子钟,有人研究核聚变等离子体激光点火,有人研究极化,有人研究太阳物质抛射,有人研究磁重联等等,这样的氛围中,感觉自己的思路是开阔的,没有闭门造车的感觉,你可以感受没每个同学都在努力学习。


回到所里后,就只有我和导师两个人,没了组会的氛围,但是有其他的好处。比如每次汇报我可以专心和老师交流一个下午或者两个下午,有什么问题都可以随便提,虽然老师不一定能够解答,但是一定会跟我讲明方向,还会告诉我该去向组里的哪个老师请教。我们等离子体组有很多老师,他们中的很多人专职研究,不带研究生,但是对学生很耐心很热情,以前我在怀柔做实验的时候,有个工程师一直带着我了解实验设备的情况,我还向他请教很多设计经验。回到所里后,我就慢慢培养自己总结的习惯,并形成一份正式的报告。每次去找老师的时候,我就把报告打印出来,交给老师,在讨论的时候他会把要点写在报告上,结束了我再把报告要回来,回去再慢慢梳理。我们每次讨论的内容很多,有时要三个小时,有时甚至要两个下午五六个小时,我很难记住全部内容,记笔记也跟不上,我就想了这个办法。


虽然,目前这种“一对一”的方式有很多好处,但是,不足也是显而易见的,就是思路不够开阔。我们实验室另一个同学是做理论研究的,分析天问一号的MINPA数据,他导师给他找了一个空间天气研究室的老师做理论指导导师,他们一周开一次组会,偶尔还要加餐。我们聊天的时候我说你们的氛围真好,我很羡慕,他说他不喜欢这样,每到周日老师就发来几十篇的论文目录要选看,还要复现别人的结果,还不如我们做工程的有趣,太枯燥了。我算明白了,锅里的最香哈哈哈哈哈哈
离线彭坤楠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21-01-15
哈哈哈,还是锅里的香
离线龙米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21-01-15
这个题目,罗仔非常有发言权哈哈哈哈哈
离线秦世芳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21-01-15
专业的气息!

内容来自[手机版]
离线黄杰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21-01-17
加油

内容来自[手机版]
离线王永羲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21-01-27
专业呀
离线周小诗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21-01-28
投来羡慕的眼光,都是奋斗的大佬啊
离线吴吉海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21-01-31
要不试试找一找你专业相关的交流群。
离线秦世芳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21-02-15
大佬!求带!

内容来自[手机版]
离线杨秀春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21-02-15
是的,锅里的最香,很多事情都是这样的。

内容来自[手机版]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