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是这样的:这学期经济法案例课的平时作业是以小组为单位写一篇论文并答辩,这次团队合作中遇到了很多问题,很让我为难。
忙活了三个星期,大家终于把论文弄好了。说实话,我对这次合作的论文不太满意,总的来说论文没啥问题意识,很多问题都是泛泛而谈没有深入下去,这和我们初期思路上的重大失误有关。
初稿完成后,我明示加暗示说了几次,论文的某些部分要改,可是,改了之后好像还是没太大变化。由于是小组分工,别人写好的部分自己不太好老是“指指点点”,就此作罢(不会做“恶人”之一)。
到了准备答辩的阶段,由于答辩的时间有限制加上论文篇幅很长,不可能把论文的每个内容都说到,我们决定删减掉一些部分。我是负责答辩PPT展示的人,大家给了我一个压力山大的“特权”,由我来删减内容和把握时间。因为前期就对论文的很多部分不满意,对于某些成员写的内容我真的觉得没啥好说的,我委婉地说:“由于时间有限,某某部分我们是不是可以稍微简略一点?” 这时候,有的成员就明显不开心了,担心自己的部分不够突出影响成绩啥的。
于是开始纠结不已——不删吧,我感觉对不起自己,内容实在太糟糕,强迫症的我真的看不下去;删吧,我怕别人难受不好想。现在非常痛苦,非常痛苦……(不会做“恶人”之二)
其实我觉得,团队合作应该充分讨论和沟通,一定时候肯定是要有牺牲和妥协的。不同的成员带着不同的想法做事,有人抱着无所谓的态度,有人很努力地想突出自己的作用以争取更好的分数。关键在于,一开始沟通就出了问题,现在论文写完了,木已成舟,只有争取答辩能做得好一点。
尽力想把每件事做好,照顾到每个人的情绪。当我表达自己看法时,说别人做得不好时,我很担心伤害到别人。最惨的是,自己本身就是一个极度强迫症不说服自己没法做事的人,妥协让我很难受,就这样开始原地爆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