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401阅读
  • 9回复

从一个生活中的小事例看倾听不同声音的重要性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蔡家莲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17-07-21
办公室楼下有一个商铺,面积不过10余平米,围起来装修了几个月,本月终于开业,是个小巧的咖啡馆。2个座位的吧台加一张双人的小方桌,就几乎把空间占满了。

咖啡馆开业两周了,从这几天的观察发现,不论我何时下班,经过咖啡馆时都看到大门紧闭了。

中午散步经过咖啡馆时,忍不住与同事吐槽:这家咖啡馆,竟然比它的服务对象下班还早,我们下班之前人家就下班了(办公楼里的公司大多是5:30或6:00下班),还想不想赚钱了。

饭后好奇,就到咖啡店坐坐,点了杯咖啡跟店员聊天:你们几点开门?几点下班?

店员姐姐告诉我们:早上8点开门,下午5点下班。最近天气太热了,本计划4点钟下班的,但是商场的物业不允许。

又问:为什么不等到办公楼里的人下班后再关门呢?还可以做一些生意。

店员姐姐说:我们已经尝试了一周,下午4点后,一杯咖啡都没卖出去(确切地说,这么多天,下午就卖出去过一杯咖啡);所以无谓一直开着店浪费时间和运营成本。

在这个故事里,作为消费者一方,我们希望自己无论何时都能非常便利、可及地享受到服务,哪怕自己可能其实并没有去实际消费过。通俗点说就是:我可以不买,但你得一直开着,万一我哪天想买了呢?

作为商家一方,反正下午到晚上的时段没有客人光顾,我还不如早早下班休息,还能省点人工工资和运营电费。

作为商场物业一方,当然是希望商家的服务时间更长一些,显得商场热热闹闹的;而不希望店家早早关门,让人觉得此地没有人气,现出萧条之感,从而降低潜在消费者对商场的信心,也影响商铺的身价。

如果只从自身的角度出发来看,都会觉得别人的做法不可思议;而综合来看,又有谁能说哪一方错了呢?

P.S:
在我们跟店员聊天时,有顾客问店员:你们老板是哪里人?
店员A:苏州人。
店员B:乡下人……

P.P.S:
这家咖啡店的名字是:liberal coffee【自由咖啡】




离线张娟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17-07-27
立场不同,利益不同,观点就不同。我觉得很多时候是没有对错的。
离线谭必勇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17-07-29
所以真相在于你要去倾听和研究
离开痛,学着走。
离线王江雷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17-07-30
总之一点,利益驱使各方做自己最好的选择!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离线周小晴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17-08-18
一件事多角度分析~~
离线田鑫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17-08-31
但是看起来目前结果是综合三方情况出来的了

内容来自[手机版]
离线吴吉海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17-08-31
觉得下班之后没人还会去喝咖啡吧,毕竟大多都有自己的事或者是回家。
离线林志杭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17-09-14
换位思考可能会好一些
少年,奋斗吧!!!
离线王娟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17-09-14
我在倾听别人建议的时候会不自觉的想他的立场是什么,他为什么会给出这样的建议,然后觉得,最后还是要自己给自己建议

内容来自[手机版]
离线杨秀春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17-09-15

观点不等于事实。很多时候我们把观点当做了事实。譬如说,张三是一个干活很认真的人,通常我们会认为这是一个事实,但事实上这是一个观点。又譬如说,小张最近经常迟到,这看似是一个事实,但它是一个观点。事实应该这样陈述:这个星期5个工作日,小张有2天是在9:00以后到的公司。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