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4838阅读
  • 103回复

2013年9月QQ会议——那些年,那些老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杨秀春

只看该作者 90 发表于: 2013-09-27
2013年9月QQ会议发言——那些年,那些师
会议日期:2013年9月7日
会议主题:那些年,那些师

非常抱歉,我迟到了!今天在酒店上班。接了一个很重要的活动,现在活动还在进行中。我抽空上来参加QQ会议。

何老师是我小学三年级到四年级的语文老师和班主任。在此仅仅回忆两件有关她的小事。

有一次班上组织去野炊。大家都凑钱买菜什么的。有个同学说,她的父母跟他说家里没有钱,让他从家里拿了几个鸡蛋到学校来问老师可不可以。何老师默默地收下鸡蛋,什么也没有说。在那时,那几个鸡蛋应该是不够我们交的那份份子钱的。

有一次六一儿童节,何老师带领我们班的几个同学排练了一个舞蹈节目。我们需要统一的演出服。演出的同学每个人都交了一点钱,何老师到县城的市场上为我们去买衣服。结果是我们交的钱不够。何老师本来给自己家里买了一套蚊帐,不得已,她把蚊帐给退了,听说还被卖衣服的人欺负了来着,好歹把我们的演出服给买回来了。我们穿上了新的衣服在儿童节那天在全校师生面前跳舞,真是高兴极了。但是听说何老师从县城回来时身上只剩下了坐车的钱。她三、四的女儿娟娟和她一起去的县城,何老师连一个油粑粑都没有给娟娟买。这事情那时候我不觉得有什么,现在想想,心里挺难过的。
一个老师如何去爱他的学生,似乎并不需要多么瞩目的举动。从日常的一些小事情,我们便能感知到她的爱,虽然老师从来也不会把“爱我们”的这种话挂在嘴上。我想我们去爱身边的人,应该也都这样去爱。是不是?分享结束。今天出现的情况,完全是我的原因,再次向大家致歉。祝大家周末愉快!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离线刘婷

只看该作者 91 发表于: 2013-09-28
2013年9月QQ会议分享---那些年,那些老师---刘婷
      小时候,是很怕老师的。老师说一,我不敢想二。循规蹈矩地,也许老师都喜欢规规矩矩的孩子,但最喜欢的,一定不是规规矩矩的孩子——这是我大了以后才想明白的问题了。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我遇到的老师都是对我很好的。
 
        印象最深的,还是小学的数学老师,姓王。
        之前说了,我那时候是极守规矩的,上课没丢下过老师一句话,作业也是十分认真完成的。数学考试基本98以上,王老师是把我视为他的得意门生一般的。经常在上课表扬我,还只我一个,卷子也是第一个批,还经常询问我的课业状况。这我是十分感激的,要知道,我以后那么强烈的自信心可都是从他那儿得来的。除了对我好,王老师也是十分敬业的,他其实有比较严重的胃病。那时候我们看作文书,经常会有人写我的老师带病上课什么的,我以为这种情况是不存在的,不过是一些写作文的老套路。但是王老师是真的在办公室打点滴的,后来晕倒了,被车送到医院去。我们还因此担心了一把,派了几个代表(当然是包括我的)一起去看望他,他那时候恢复地差不多了,还总是要我们吃东西(大体是一些别人探病送来的水果什么的),差不多距现在有七八年了,记不大清楚,但是我还是记得他笑着喊我们吃水果的样子。

      王老师现在成了我弟弟的数学老师,暑假的时候还打电话给我讨论我弟弟的学习情况,要我好好管管他——我弟弟实在太调皮。还询问我的高考,我担心他知道我只考了东北大学会不会失望,他还是在电话那头笑着,说东北大学也好,是个好学校。听到这里,我只觉得心里又暖了几分。
[ 此贴被刘婷在2013-09-28 23:11重新编辑 ]
离线尚迎芳

只看该作者 92 发表于: 2013-09-29
那些年,那些老师
今次主题,提醒了我,已很久没有跟任何一个老师联系了,但在心理,我感激每一位老师,特别是那些对我有深刻影响的老师。是我不善于将这种情义表达,在教师节来临之际,祝愿老师们身体健康,工作顺心。

一直以来,对老师,我都很敬重与畏惧,特别是读小学时,甚至以老师的话为圣旨。读了16年书,成绩最差时是小学一年级,放学后经常被老师留下来,还被老师轻打过,因为没有读学前班,所以跟不上老师和其他同学的学习进度。但我很幸运地在一年级一学期中考试后家长会上得到了班主任的表扬,语文数学各60分。正是班主任老师的鼓励,我的成绩越来越好,到三年级时我已经是全班第二名了,在初中、高中与大学,我的成绩也都名列前茅,我就是应试教育下的一个为分数很努力的学生。

初中三年,我很压抑,根本不是为自己读书。从乡村到城市,加上贫困的境遇,让我不适应与找不到自我。很幸运,高中,我找到了自我,学习和生活,我都倍感轻松,这要感谢一位老师,龙清平,我的高中数学老师,很温和的一位老师,上课时习惯抖着身体与脚。我喜欢上他的课,喜欢数学,是他的鼓励和尊尊教导,让我找到了学习数学的方法,我做了三年的数学课代表。数学学好了,其他科目似乎都跟着好了。

多数老师,藏在心底,致以默默祝福,而有的老师,则需要已行动来致敬了,今天春节是个机会。

离线彭丽琴

只看该作者 93 发表于: 2013-09-29
我喜欢田老师的幽默,呵呵
离线刘承儒

只看该作者 94 发表于: 2013-09-29
那些年,那些老师
                            那些年,那些老师
各位素兰的亲人们:
    大家晚上好!
    其实说到这些年陪伴的老师,我觉得没有最深刻的那么一两个,因为从心里来说,我都很感谢在我生命里教过我的每一位老师,无论是小学的、初中的、还是高中的,还是说正式老师或者补习老师。他们每一位都在我的生命里教会了我很多很多。(其实你们各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我人生中的老师哦!)
    不过回头想想,从我的各位老师那里“毕业”后又回去拜访过他们的,也就两位老师。现在想起来也有不小的遗憾,没有机会去找老师分享我离开他们后的时光里的成长。今天就简单说一说这两位我“毕业”后拜访的老师吧。
    首先,吴老师是我的小学语文老师,带了我四年的班主任。看着自己被应试教育“摧残”了十几年后还健全的身体,我就不得不感谢吴老师。嘿嘿,这是句玩笑话,吴老师给我最大的影响就是陪我一起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记得那个时候,吴老师发现我学习的进度往往比绝大多数学生快,所以那些面向大部分学生的学习计划我都能很快完成,然后就闲着没事干。因此吴老师就让我中午留在学校,然后让我学习后面的课本,并适应地加大难度。那个时候每天跟着吴老师在她的办公室里学习(她给我上语文,还让数学老师给我上数学),让我做作业的时候就去外面给我买盒饭吃(我们小学没有食堂),都是她掏钱。后面我跟我妈说了这事儿,她也不要我妈补上的餐费,就让我妈以后多给我个午饭钱,中午带着我吃饭。这种“提前学习”(不同于“预习”这一概念)是我整个小、初、高一直在坚持的学习方式,也特别适合我,因此其实自己整个初高中的学习都觉得不是很辛苦。
    另一位老师就是州民中的李湘黔老师,不知道有没有州民中毕业的兄弟姐妹们认识的。说句实在话,直到现在,我依然觉得李老师上课很烂...记得那个时候,我物理成绩很好,可是他上课自己逻辑都不是很清楚(这真不是我黑他),然后每次他没办法给同学讲清楚,反而把自己绕进去的时候,就会让我上去给大家讲。我觉得,可能是他的逻辑和我们学生的逻辑有差别,而我正好是一个学生的逻辑,大家就反而能听得明白吧。李老师虽然上课一般,但是对学习能力好的同学在学习上的要求很高,我们因为学习资料还有学习信息方面很匮乏,所以有很多加深的可能却没有途径。李老师就会到处去书店看资料,在网上找各个学校实验班的试题来给我们做,所以那个时候的理综是自己最好的一科。
    其实跟老师们的故事大多都很平淡,但却是受益匪浅的时光,那些年,那些老师,还是很难忘记的!
    谢谢大家。
   
人生,总是会对什么东西过敏的。
离线龙知

只看该作者 95 发表于: 2013-09-30
那些年,那些老师
读初中时候,曾经是班主任眼中的“调皮”学生,您对说我喜欢动脑筋,却不用在学习上;您总是想办法让我改正这个缺点,现在的我比以前听话多了,我很感激您对我的付出,谢谢您!虽然我不是您最出色的学生,但是您却是我最尊敬的。

那时,感觉老师只是进行冗长陈腐的说教而已,管的又严,背地里我们不知给老师取了多少外号,觉得在老师眼中也只有成绩好的学生。那时的我们就像刺猬一样竖起全身的刺,充满敌意。

岁月流逝,当我察觉到这一点时,身上的刺已经钝了许多。现在想想能遇到一位好老师是多么的幸运!
一个真正好的老师是值得学生一辈子用心去尊敬的。你对学生好,学生是会记住的。多年之后想起,只能在教师节来临之际,深深说一句,老师辛苦了。
离线杨久凤

只看该作者 96 发表于: 2013-09-30
那些年,那些老师
          看到这个题目让我第一个想到的是我小学的老师。那个时候学校特别穷,每个学校只有四个老师,一个老师要带好几个年级的好几门课。我有幸在读一年级的时候遇到我们的杨老师。他是一个严厉却不乏幽默的老师。那个时候我们特别调皮,老师给的作业不是抄,就是乱写。要求背诵的课文也从来不背。杨老师就为了治理我们,要我们在教室做完,背完书才让走。有时候还要我们默写。但是老师对我们也特别好,有一次下雪了,他突然说让大家休息,一起去堆雪人,还把他的照相机给我们照相。时光流逝,三年级转学之后就再也没有见到过他了。听说他再也不在那个学校教书了,希望他一切都好。
离线向芃

只看该作者 97 发表于: 2013-09-30
有个好老师在不懂事的时候引导自己真的很幸运
离线龙涛

只看该作者 98 发表于: 2013-09-30
是啊,那时要背完书才能走,还很不高兴呢~
夹在书中的枫叶已经枯黄,而友谊之花却在我们的心中长久的开放,散发着幽幽的清香!!!
离线刘智勇

只看该作者 99 发表于: 2013-09-30
那些年,那些老师
    记得几年前有一次月会的时候,和大家提到过我的高中班主任老陈(后来也是周小晴的班主任),这次和大家说说上研之后的一位让人尊敬的老师——车刚明老师。车老师在同学们中的知名度很高,我想应该和他的一些特点有关。
    车老师是个50多岁的小老头,头发半白,一年到头只穿那么几件短袖的T恤,只有在每年立冬以后到春节放假这段一年中最冷的时段才改为一件长袖的衣服。有一次我们问他为什么不怕冷,他自己也不知道,说是可能和自己精力充沛有关,然后和我们说了好多由此引发的趣事。
  穿着上的这一怪癖并不是大家都热爱他的主要原因,车老师课讲的好,那是学校研究生都知道的。他上课特别富有激情,语言也相当幽默,而且从教以来一直都坚持不用电教设备,所有的教案和板书都是自己手写的。由于他的知名度很高,所以很多没分到他班上的学生也都莫名而来,所以造成每次上课教室都座无虚席。由于存在这种惨烈的竞争,每次上车老师的课,都要当天早上提前到教室占座,即使那堂课是7-8节。要是去晚了没占到座位,就只能乖乖的站着听课了,基本上每堂课都有20-30个同学是站着上的。所以上车老师的课有一点不好的,就是教室里面人太多了,特别热,而且空气也不太好。
    车老师说话比较风趣,而且很愿意和我们年轻人交流,有一次学生会专门办了一次讲座,请他跟我们分享他的人生经历,那一次他和我们说了很多自己看到或者亲身经历的事情,也分享了很多生活上的感受,2个多小时的交流让我对他的尊敬有增加了许多,也让我感受到他和我们学生真的是亦师亦友的关系。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