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了大学以来,我才直观地感受到了什么是朋友圈。兴趣相投、聊天投机甚至是性格迥异的一群人聚在一起,也能慢慢培养出友谊,然后就理所应当地形成了固定的圈子。并且这个圈子会越缩越小,最终只剩下几个人和一两个群聊。
当然,这里说的是好朋友的圈子,朋友的圈子倒是越来越大,微信的朋友数量也越来越多,可这其中更多的还是点头之交。但正是因为朋友圈的扩大才显得好朋友圈里的每一个人是多么珍贵。都说人的一生只有两种人可以自己选择——一个是伴侣,另一个就是朋友。每次交到新朋友的时候,我都会在他们身上看到我好朋友的影子,然后突然明白——啊,原来×××(好朋友)有这个优点。好朋友是“精挑细选”出来的,朋友也是有某个或者某些特质吸引到自己,那这两者到底有什么区别呢?我的答案是——经历与精力。就像那些狗血小说里的青梅竹马,好朋友与自己共同经历得更多,也愿意陪着自己去度过孤独、黑暗的时期。同时,越长大人就越容易犯懒,毕竟精力有限,已经有了足够的好朋友之后就非常“自私”地不愿意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别人身上了。朋友与好朋友,每个人对待的方式都不一样,但是明眼人又都能看出来其中的差别。像我,我就敢和好朋友开玩笑,有些时候可能有点过分,但是我心知肚明——他(她)不会介意,就算介意又怎么样?凑合过呗,还能离咋的?这是好朋友给我的底气,但是对朋友的话,我就明显更加谨慎——毕竟要保持礼貌与真诚(狗头)
但其实到现在,我也不知道朋友成为好朋友倒底需要哪些条件,可能就像上面说的——经历和精力,但是很多时候缘分也是不可明说的,所以,但凭风引,顺势而为吧。
内容来自[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