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号,嘉里集团郭氏基金会慈善教育项目在上海科技馆有个互动活动,与郭氏基金资助的紫罗兰学校贫困农民工子弟一起参观科技馆并共进午餐,名额是20个人,刚开始我是不可以报名的,因为他们希望报名参加的是现在有一定经济基础能力的人,也许这样可以给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更多的物质上的帮助。在我的争取下,最后我还是参加了,所以特别开心,因为自己也是来自一个并不富裕的家庭,我想我与他们是有共同点的,我相信自己在很多方面还是可以帮的上他们的。就像彭先生在保靖同我们说的那样,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付出的不光有金钱,还有时间、爱心,我现在算是更加深刻的理解了这句话。
早上9点我们大朋友和小朋友在上海科技馆正门集合,我很兴奋的来到了这里。眼前这些小朋友的个头都比我高,突然心里有些没底了,我不断的告诉自己他们都是小孩子,不用害怕。负责人用贴纸在我们每个人的胸前都贴上了自己的名字,并分组。我们这组是我跟另外一个部门并不认识的女同事,带两个小朋友(一个小男孩一个小女孩)。他们看上去都很懂事,见到我们也很有礼貌的叫姐姐们好,但是也可以看的出来他们很紧张的,毕竟是第一次见面。为了缓解紧张,陌生感,我用手拍了拍他们的肩膀,我知道这样做可以拉近人们之间的距离。这点是从彭先生身上学来的,每次见面彭先生都会跟你亲切的握手或是用手拍拍你的肩膀或是脑袋,那种感觉真的很好。我想这样他们可能也会觉得自己很重要。相互介绍完后,小朋友突然说,姐姐我给你带红领巾吧,说着就掏出红领巾很轻的在我脖子上扎了起来,心怕弄疼了我。有一瞬间眼泪差点掉了下来,仿佛自己回到了小学,时间好快啊,现在的自己已经是20多岁的人了。接着我们去参观科技馆,我所带的小朋友叫项兰,她告诉我她今年18岁了,读初二,河南人,其实她很喜欢别人叫她项梅,她是改过名字的。她告诉我读完初中要考不上高中,父母是不允许她再上了,她的下面还有一个弟弟一个妹妹。她觉得父母对她不好,以前在家父母会老是当着她的面吵架,导致她不喜欢在家呆,就算在家也不说话,父母对此也很生气,感觉情况有点越来越糟。我慢慢的开导她说,“你没有想过改善这种情况吗?”,她说我觉得自己改变不了什么。我告诉她:“你有没有想过,家里还有弟弟妹妹,生活本来就不容易,父母不光每天要幸苦的工作还要照顾你们,他们是很不容易的。我看的出你是个懂事的孩子,可能不是很善于表达,我相信你主动帮助父母分担一些家务,我想父母会很开心的,这个过程中你也会快乐,不信你试试。她突然说,姐姐跟你说话我觉得很放松,我以前重来不对别人说这些的。她笑了笑,我的心理也暖洋洋。一路的聊天,让我了解了更多她的情况,是啊,在他们这个年龄段也是会有很多烦恼的。突然觉得自己很开心,也真的希望自己能帮的上她,在1:30的时候活动就要结束了,在走之前我跟她拥抱在一起,告诉她,不用担心,以后有什么烦恼需要我帮忙的地方你尽管打电话或写邮件给我,我会进全力去帮,我们一起解决,我要是解决不了我会再找我的朋友,总会解决的。我们依依不舍的分别了,突然想到了以前的自己,我希望她生活幸福。
这次活动给我的印象很深,看到她们真的是很需要帮助,就犹如当初的我,可能在你看来是一个微小的举动或言语但是可能真的能改变某些东西,真诚的希望他们能把自己的烦恼告诉,我能帮的上他们。也希望自己能帮助到更多的人,希望我所帮助人能生活的幸福,也能帮助到别人(这也就是唯一我希望的回报),此刻我更能明白彭先生彭阿姨他们对我们的关切之情。当你能帮助到别人的时候真的是很开心的,这这个过程中我们也会成长,其实也是互相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