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我们的老朋友秦梅女士给我写的一封信,随信附上她在7月份为大家推荐的两篇文章之《善意比聪明更动人》。
小马:
你好!
谢谢你对我的鼓励。我是一个拙言的人,心中所想的,常只能表达十之四、五。所以常常需要借助精心挑选的文章,来表达自己对你们的关切。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充满竞争,同时也充满机会的时代。机会在哪里呢?怎麽找到机会呢?我有一个建议供你们参考:素兰的同学们不论所学的专业是什么,都要关心国家大事,在个人的发展目标和国家的发展目标之间找到契合点。比如,最近政府出台的中国十年教育发展纲要就是国家未来的人才发展战略,而政府对西部大开发的部署,也就是国家的重点发展目标。
也许有的同学会问,里面写的都是一些大道理,没有实际的内容。我想告诉大家,政府会每年都推出新政,以实现这些目前只是大道理的内容。你们在大学的时期,就要关注这些国家发展的目标,以及随后出台的一系列政策,这样会少一些盲从,多一些思考。
目标明确了,为什么而学习?毕业时选择走哪条路?工作后从哪些方面提高锻炼自己的能力?这些问题解决起来困扰就少了。
祝好!
秦梅
善意比聪明更动人
七岁那年,有一天隔壁的婆婆被查出患有肝癌,已经到了晚期,医生说她最多只能活半年了。
我低声问小伙伴:“你知道半年是多少天多少小时多少分钟吗?”小伙伴摇摇头,我很得意。因为有一次考试就曾考过这道题,当时没答对,让老师狠狠地批评了一顿,所以对答案记得了如指掌。于是我自以为很聪明地大声嚷道:“婆婆,你是不是还能活182天、4368个小时、262080分钟、15724800秒啊?”
房间里瞬间安静了,大人们都把目光聚集到正洋洋得意的我身上。我心里一阵紧张和欣喜,我说的数字绝对不会错的,相信在场的大人们也一口气说不出来。
然而,屋里静得让我莫名其妙。婆婆不说话,她的脸色突然变得十分苍白,气色很难看,眼泪竟然肆意涌了出来。
父亲把我拦了出来,他问:“你是不是觉得自己很聪明?”
“是呀!”我不明白他是什么意思,说,“那些数字我都是口算的。”
“可是,孩子,”父亲语气平缓地说,“请你记住,有时候,聪明并不是一件好事情,善意比聪明往往更动人。”
20多年过去了,父亲的话一直在影响着我,它使我明白在这个世界上,爱才是最重要的,它融合了热情和善良,宽容和信任。有许许多多看似充满智慧的小聪明,其实都暗藏着自私和伤害,它应该为善意让路。聪明只是个人的思维与冰冷的数字,而善意才是温暖的关爱与永恒的感动,是人间最美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