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下午,办公室电话响了一下就断了,我站起来瞧了一下来电显示,是一个小朋友打过来的,我知道她放学已经回到家了,于是我立即给她拨了电话。
今天我又问了她是坐车回来的还是走路,其实我很早之前就知道她每个周五都是走路回家的,今天我之所以再问是我希望听到她是坐车回来,结果她是一个人步行了2个多小时回到家的。挂了电话,“一个女孩走2个多小时的山路”的情形在我脑中回荡。
我自己也很久很久没有走2个多小时的山路了,忽然记起在我上学前,与外婆走了很长很长的路去送“住米”(满月酒)。现在家乡的大部分孩子也不要走2个多小时的山路了,项目关爱的50多个小朋友,有家距学校比较远的,但是只有她一个是要走2个多小时的山路,原因是没有车,我想若是有车,她也肯定不会花钱坐车。
她说她喜欢步行,走2个多小时的山路,她感觉蛮好的。我说,很辛苦地读了一个星期书,走走路,感受一下大自然,也不错。
2个多小时的山路,一个女孩,她真的就没有想过可以坐车吗?我想她也希望是有车的吧,像她一样年龄的孩子以及年轻人走两个小时山路可以不算很辛苦,但是对于村里老弱病残,他们可是很难承受的。
期待着她在电话里说对我说,“姐姐,我坐车回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