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海的冬天,来得特别的晚,当然,这个是我一直期待的,害怕手脚冰凉、因冷而缩手缩脚的生活。
来到上海的两年里,对上海的秋天是真的没有印象,10月上中旬还冒着热气,刚到下旬就开始刮大风,温度急速下降,丝毫没有秋天的感觉,今年秋天格外的长,过惯了1、20度适宜的温度之后,更加害怕严冬的到来。
最近一直忙着准备12月初的日语能力考试,忽略了好多事情,周围的树几时开始叶子都变黄了?周围的鸟几时开始变得如此之少?操场几时开始变得如此不热闹?……这些都被我忽视了,今天走在校道上,走得过于认真,竟被一阵风刮向我的梧桐树叶给惊到,“啊”的一声,才意识到季节的变更,看着地上零零散散的、大片大片的、泛黄的梧桐树叶,竟觉得也是一种美。突然想起小学时夹在老师送的笔记本里的那片银杏树叶,从绿,变黄,再到干枯,如果当初母亲没有把那些碍事的书本给变卖掉,不知它会不会还在,那么,它又会是怎样?当初是那么的喜爱。
在写下这些文字的同时,又想起那本笔记本上的第一篇日记,春天到了,小蜜蜂们开始勤劳地工作……这是我记得的唯一的篇小学日记。
秋天过了,冬天来了,春天还远吗?季节是我们衡量时间流逝的最直观的一个工具,让人心生畏惧。
写得乱乱的,大家见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