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与海》是高中的一篇文章(记错了吗?),那时候应付高考,只知道有一个硬汉老人很厉害,经过千难万险打到一条巨大的马林鱼,最后鱼被鲨鱼吃得差不多了,回到家里时,只剩一副鱼骨架。那句“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能把它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一直被记在脑子里。
大学元年,我又读了一次《老人与海》,其实那是受到杰克.伦敦的名作《热爱生命》(建议没有看过的同学去拜读一下)的影响,看了一次。说实话,我很喜欢《热爱生命》,读完整篇文章,一个人的感觉是,原来生命真是这样不可思议,这样莫名其妙。有时候你觉得生命很脆弱,轻轻一弄就没了,有时候它的韧性,又是我们无法想象的。这次读的感觉就忘记了,大概就是轻轻地掠过了吧。
近期在图书馆借了一本《海明威传记》,我们以前学《老人与海》时,老师就说海明威是个怎样厉害的人,怎样传奇的人。至于他到底是什么样的人?我们无法得知。这次有机会可以深入(算吗?)地了解他。在此不做过多赘述,一个词:硬汉中的硬汉!好像一切都很巧合一样,我在看视频时刚好看到央视很早之前有过一个读书节目。恰好有一次是关于深入解读《老人与海》的。好吧,你相信生命就是这样不可思议了吧!因为我偶然间看到了,并看完了!因为这个视频,我第三次看《老人与海》。
好了,我们可以思考一下人生了。说句心里话,干保险半年多的时间,我去过医院重症区,肿瘤科,停尸房,火葬场,甚至,还去过上海的公墓公园。打住,我不是变态,我是真的想站在生命的另外一面去了解生命。特别有感触的是站在公墓那里,到处是墓碑。人死了,到一样,一堆白灰,一个小木盒,三尺大的地方。而且是,对不起,你只能在这里躺70年,70年后,爱睡哪里睡哪里去,反正这里是不能睡了。撂给自己一句话:好好活吧!
老人也一样,不管是年轻时候多辉煌(这个可以想象的出来),出海打渔时,84天都没有打到鱼了,失落啊!你想想,打到那条马林鱼是多么有成就感。结果呢?运到家里时,剩下的也只是一个鱼骨架。正如躺在公墓的那些骨灰一样,不管身前多么有地位,多么有钱,多么有权势。结果都一样!用俗语说,你家里富裕,你天天大鱼大肉,我家里贫穷,只能酸辣子拌饭,第二天出来,都一样的。谁也别笑谁。还是多想想怎样有意义的过一生,还是想想怎么来个最好的告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