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在四月底,我们研究所组织了一次春季体检,费用课题组出。体检结果一个星期前出来了,我的各项指标不是很理想,但也不是很糟。
其实我对我自己的身体状况心里有数。我处于亚健康状态一年多了,自己也能感受的到。加上缺少锻炼,体能也不行。
按报告上的医嘱,我开始改变自己的饮食,并且规划体育锻炼。
报告出来的当天中午,我就有意全素食了。说实话,不是很习惯,倒不是我不喜欢吃素,我点外卖时常点健康餐,是我们研究所食堂真的不会炒素菜,难吃的很!很多素菜不仅煮的软软的,还放淀粉勾芡,有时还挺浓,浆浆水水的,实在不好吃。
但是我有意控制,实在不行我就都点西红柿鸡蛋之类的半素食,倒也能坚持。
我上周开始规划体育锻炼,在上周六,我本要去颐和园玩耍,为此我改变计划,中途去调研海淀公园的锻炼路线。海淀公园离我们研究所不远,大概三公里,步行就能到,到了之后在公园跑步,回来坐公交,是个非常不错的计划。西土城那边也有跑步的地方,离我们研究所近,但是感觉车多,没有海淀公园那边安静,我就没去看。
但是,要我每天都去海淀公园,也不太可能,毕竟有时候科研任务还挺重的。我就约了办公室同学,晚上回宿舍之前跳绳半个小时,出汗适量为止。从这次体检报告来看,我们办公室的同学几乎所有人都有久坐的毛病,缺少锻炼,骨密度偏低,最低的只有同龄人的65%,所以我一约,别人就同意了。
为啥做个锻炼计划要这么费劲,实在很无奈。我们学校小,没有田径场,外面的健身房又贵,几千块钱一年,对我来说是笔不小(很大)的开销。研究所倒是有环路,但是晚上有些地方没有灯,路也不是很好,晚上我一般不跑。所以我特别羡慕学校大的,像我本科学校,有两个大的田径场,还有很多很多篮球场、网球场、羽毛球场等,学校的环路也很大,跑一圈也快五公里了。
在高校的同学们,努力利用你们学校的体育资源,锻炼身体。毕竟工作后一定会和现在的我差不多,有锻炼的心,但是不容易找到好场地。为了找场地,我问过雄哥和世芳他们学校外人能不能进(答案是不能!),还经常在地图上东找西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