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500阅读
  • 0回复

2017年10月QQ月会记录(2)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素社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17-10-07
【发言】
张小平
各位家人晚上好,以下是我的发言。随着手机电脑的普及,各种各样的app也开始出现,其中不乏一些社交软件。对于社交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我们的一些问题,许多人也会在社交软件上发布一些生活妙招,亲戚朋友也会通过一些社交软件发布一些自己的生活近况,即使相隔千里也能知道他们身边发生了什么趣事。当然有时也会有些不好的方面,总有一些人会通过社交软件发布一些谣言,或者去诈骗他人。在网络上发表自己的观点不必承担什么责任,所以一些“键盘侠”们总爱在不知道详细情况的时候用自己的思维去对他人做出评价或者恶意去诋毁他人。同样网络暴力也是非常恐怖的。网络虽然是一个虚拟世界,但我们还是应该有一定的担当


向润
大家好,以下是我的分享: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低头族”几乎随处可见。毫不夸张地说,没有社交网络,我们也就基本和社会、人群脱离了干系。这些社交工具为我们的工作、生活提供了极大便利,但不知不觉间,或许也发现了一些奇怪的现象。
比如人们开始乐此不疲地把“家务事”和“心里话”暴露在众目睽睽之下,网络似乎是变成了大家的负面情绪宣泄站,这种现象在青少年和青年人中的比例奇高。
心理学家称:和感冒、发烧等身体不适不同,对心理问题的顾虑,使人们通常不太愿意在现实生活中向别人诉说自己内心的不适和痛苦。只会在自己的沉默中感受到更深的孤独。
而在网络这个虚拟世界上,人们拘谨、压抑和害羞的情绪会被大大“松绑”,人们会在朋友圈、微博、QQ等社交平台上分享生活、表达感受,并且期望得到或多或少的关注和回应。而事实也确实如此,他们得到了回应或是心理上的安慰,心情得以舒缓。
另一方面,不时响起的手机提示音会分散我们的注意力,静音之后又会有诸多的不便,可能会错过一些重要的信息。
最后要说的是网络只是一种工具,怎么去运用还在于我们自己。



孙佳
身在现代,几乎每个人都会使用社交网络,相信大家对社交网络的产物社交app也不陌生。在中国,年长一辈的人喜欢用微信,年轻一辈的人喜欢用qq。在国外,社交网络的产物社交app也有ins、推特、脸书等等。用来在亲友间联络的app数不胜数,更不用说社交网络的其他产物诸如直播app、购物app了……可以说,现代人的生活离不开社交,更加离不开社交网络。微信朋友圈中营销诈骗事情、qq好友的借钱骗钱行为、小学生打赏主播上万元礼物、个人信息被泄露给诈骗罪犯、明星黑粉被人肉……当这些事件发生,不在让人感到新鲜,那么我们就该思考了,社交网络带给了我们什么?几乎每个人每天都会接触社交网络,那么我们每天都在干什么,我们所做的事安不安全?我想,对于社交网络我们应该怀有敬畏之心。畏,是因为现在,由于社交网络而被诈骗的事件多的数不清,我们在踏上社交网络的圈子后就应当留神自己的信息和人身安全,畏惧一切潜在危险。敬,是因为现在,几乎每个人都脱离不了社交网络,我们应该感激社交网络的诞生,它让我们人类文明更上一层楼。它方便了我们,也为我们提供了更为新颖的生活方式。只有怀有敬畏之心,多多思考,我们才能更高效的利用社交网络,才能让我们的生活过的更加美好!


张吉君
各位亲人,大家好!
说起社交网络,至今让我感到震惊的就是奶奶学会使用微信啦!原本是奶奶想听歌,所以给她找了个淘汰的手机。奶奶经常去庵上拜菩萨,庵上的师傅给她们老太太拍了照片制作成网页相册,说通过微信发给她们,于是我就帮奶奶注册了微信。最开始奶奶只会打开相册看照片,不过在奶奶地努力学习下学会了发语音,开视频,打开朋友圈。
不得不说,社交网络让我们可以了解远方的人的生活。以前和奶奶打电话的时候都是奶奶在叮嘱这叮嘱那,我只管说好,也不会告诉奶奶最近在干什么啊。自从奶奶会看朋友圈后,基本上每次看到我发的朋友圈后,奶奶都会给我打电话,看到我出去玩,只有我一个人的照片时,会叮嘱我不要单独出去玩要注意安全之类的。这次放假没回家出去玩,奶奶特意给我打电话让我给她发微信。她刚学会开视频的时候,就一天和我视频一次。
但是,网络信息太多了,老人不能正确的分辨它们。自从奶奶学会转发信息后,经常给我转发:……身为中国的转起来”、“这个视频花一百万也买不到”这类消息,弄得我无力吐槽。
最后,我觉得社交网络这个东西在很大程度上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这是一种工具,正常使用就好了。



杨云正
素兰各位亲人:
晚上好!
接下由我分享一下:社交网络
其实,我实属于那一类不爱上网、玩手机。因为,我进大学才接触手机、电脑。之前,上初中、高中根本没用手机。记得,高中时每次打电话都是用公交电话亭的电话。进大学了后,才买的手机。因此,一般我都不爱玩手机、玩游戏啊!还记得很清楚,大一我们寝室每周六、天。都会去网吧,玩游戏啊!聊天啊!QQ炫舞等。刚开始,也跟他们去过好多次。但是,每次回来眼睛都会胀痛。后总觉得没意思,时间也浪费,钱也花了。结果啥都没得到反而伤身体。所以,后来为了监督自己。就去报个跆拳道,每周六、天都会去道馆训练。这样既没浪费钱,又没伤身体,反而还有机会去陪养自己爱好、锻炼身体。
所以,这一路以来使得我对这网络、社交网圈都不怎么深情。有时,总觉自己很俗。啥都不想玩,总有种跟不上时代步伐的感觉。但是,对社交网络我一般做到三点。第一,从不跟风转发什么网络信息。第二,什么网络信息,我一般都不会回。第三,不随随便便为什么网站、信息点赞。
总觉得,只要把握网络社交这个“度”。正确利用社交网络,不参与任何网络信息上传与转发。正确认识,平衡其利与弊,不做陷入虚拟时空的俘虏。



肖媛媛
各位亲人大家晚上好:
关于社交网络,其实我没有很大的感觉。关于它的社交功能方面,我基本上不刷朋友圈,微信和QQ也不是很经常用,都是有人叫我了,或者我有什么事情要找别人了,就问一下。这样说来,他对我最大的用处应该就是给我省了很多短信或者电话费。但是,在其他方面嘛,我加了七八个二手交流群,在去年期末的时候把今年一学年的书都买好了,这中间我可以说耗掉了我很多时间吧,而且我们语言学校出国的人比较多,在群里翻翻,可以找到很多不错的代购,emm......这个,这个……我用社交网络来剁手的时间比较多。还有就是关注一些公众号,看一些文章,随便读读,你就可能发现在这些公众号里面花掉了三四十分钟,然后一天读上那么两三回,也花掉了我很多时间。
总得来说,社交网络对我的利弊,我不好评判。可能还是利大于弊,因为有时候刷刷公众号,读各种信息,有些可能完全没有作用,但是我的时间还是被消耗掉了。如果要把我对社交网络的使用规范在一个适当的尺度范围之内的话,大概还是在我关注的那一堆公众号里翻一翻把哪些喜欢的号忍痛割爱比较有用吧。



彭一波


大家好这是我十月发言

我认为社交网络有利有弊,但还是利大于弊。现如今社交网络给人们带来了许多便利,如微博,你曾经只能隔着屏幕看到的那些遥不可及的存在,通过微博可以了解偶像们的最新动态,也许有天你突然发现偶像去的那家餐厅就在自家楼下,你可以去那里,坐在偶像坐过的座位,和ta吃同样的饭菜,仿佛你们在共进晚餐。那在过去是根本难以想象的事,通过网络发生在了你的身上。
      微信等社交软件的出现,也拉近了彼此的距离,朋友最近做了什么事,看朋友圈就能知道。远行打拼的子女,只要通过网络,就可以视频看到自己的家人。那些分隔在世界各地的亲朋好友也可以通过社交网络相互联系。
      也许你会说,社交网络的出现让友情变虚伪,让爱情变得不真实。但我想说
这些都和这个平台无关。像之前在微博是看到的一段话一样
“你是浪子,就算骑马,也能阅尽红尘无数。你是用情至深的君子,网友也能携手共白头。”
我的发言完毕了
谢谢大家



龙书培
各位亲人们晚上好,以下是我的发言:
【社交网络】
社交网络似乎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不经意间,自己养成了高频率查看微信的习惯。时间久了,我发现这种小习惯非常影响做事的效率和专注力。后来,并没有刻意地不去使用社交网络,只是渐渐厌倦了微信里各色各样不熟悉的人以及朋友圈里五花八门的拉票和商业广告,使用的频率渐渐不自觉地变少了。

在这个信息社会,没了社交网络,少刷一点朋友圈,我们常常以为我们会失去很多重要的信息。曾经参加过一个有趣的活动,叫做"世界没有我会怎样?"——参与者需要停用社交网络一段时间。我们发现,比较多的人24小时后打开微信并没有错过任何他们认为有用的信息。这样看来,地球没了我们还是照样转。我们了解世界的方式更不是只有网络。


我的看法是: 这是一个多元的时代,身处这样的时代,一方面,我们要用理性去做出选择。怎样使用社交网络是我们的自由,但我们做出了选择就应该为此负责。根据自己的情况判断这样的时间投入是否有价值、有收获的。另一方面,不给别人带来困扰也是原则,我们应该少利用社交网络做一些道德绑架人身攻击的事,网络世界也是一个虚拟的社会,自觉维护社会秩序利人利己。


刘欣
社交网络
各位素兰亲人们,大家晚上好!
   信息化时代,通讯越来越便利,人们的社交圈也渐渐由现实转移到网络,许多社交软件。其实我是一个不太会社交的人,下面说一下自己在社交网络方面的情况。

      我了解到的社交软件主要有QQ、微信、微博这些(了解得有点少)说来惭愧,第一次接触QQ微信还是高三后,那时候才有了智能手机,才申请了QQ和微信,微博到现在基本没用过,只帮别人投过票。到现在QQ和微信基本上每天都会有,主要还是联系的功能。

现在看来,虽然社交网络在生活中充当了不少的作用,也方便了许多,但这个作用不是不可替代的。较之于书信时代,现代社交网络有其即时性的优点,弥补了书信通讯的不足,但书信交流,历经了时间的等待也许会弥足珍惜。

社交网络上像QQ空间微信朋友圈也有一些虚假信息,需要我们加以辨认;也许那也是一种记录生活的方式,但过度沉迷也是浪费时间。

因而对于日新月异的社交网络,我们也要学会趋利避害,利用其即时性的优点,同时也不能过分依赖,更不能沉迷。



杨久凤
各位亲人,大家好。信息技术的发展,让现在的人越来越离不开网络。一个手机即可以打电话,也可以发图片,也可以玩游戏,还可以看视频,基本上算是无所不能。虽然解决远距离朋友之间的交流,也导致近距离大家都是低头不相见。我们这一代是体会最深刻的,小的时候朋友同学见面玩耍相互交流,特别开心,心灵之间的距离更近。每一家之间相互串门,邻里之间关系特别好,现在多数都是闭门不出,不知道上下左右住的是谁。用一句时髦的话来说,网络是个大染缸,看把你染成什么样子。我觉得小朋友们辨别能力差,我表弟的同学玩阴阳师上瘾,充了3万多钱玩游戏。在我们看来有点不可思议,但是现实中这种事却屡见不鲜。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的监管是必不可少的。对于大人来说,在不影响正常工作生活可以根据自己能力休闲一下。有时间的时候不妨大家多聚聚,大家多出来交流交流。谢谢大家。


王小霞
各位亲人们晚上好,我是小霞。以下是我的发言:社交网络一直是这几年争议较大的东西!有些人会觉得社交网络很好,可有些人也会觉得它的存在很可怕。但是就现在的发展来看,社交网络是现代科技中人类不可缺少的东西,而我也认为社交网络的好处远远大于它的威胁。我特别喜欢一句话:对于社交网络的利用,不过就是你走你的阳光道,我过我的独木桥——各有所好,各取所需。事实也正是这样。就拿微博来说,消息传播速度快到你不敢相信。除了那些故意混淆视听的微博,以及不知真相就随意恶评并转发的群众添乱,真的也没什么坏处了。对于个人来说,最大的好处便是吃货可以秀图片,驴友可以秀图片,美女靓男可以秀图片,淳朴大众就无端拥有了各种观赏图,都挺好的。反正微博更新速度以纳米秒计算,一波逝去一波再来,大家都有娱乐的方式了,也为无聊生活中添了一点料。(最后我想打个小小的广告,咋们家里的素说也是是一个通过直播与家人交流沟通的社交平台。我们可以通过直播更了解彼此,走进彼此的生活。咋们的素说可是独一无二的,希望大家多多关注我们!)


吴吉海
大家好!以下是我的分享
        我其实是不太清楚“社交网络”这个词的具体意思,看到这次的主题后,我还特意去百度了一下什么是社交网络,结果查出来的解释我也没看懂,但从我的理解来看,可能就是qq,微信以及它们所附带的空间,朋友圈,还有就是微博,豆瓣网,知乎这样的东西。它们的app我手机上都有,但对于我来说,除了qq我是一天不定时的会看之外(因为我身边的同学朋友以及认识的人大多都是用qq的),其他都是每天特定的时间刷一下,基本都在晚上十点,躺在床上快要睡觉了的时候,会打开看一眼顺便点个赞。
        我是不怎么用微信的,也从来不发朋友圈,qq空间也很少发东西,主要是觉得发太多动态的行为很傻,所以我把我高中时候发的很多东西都删了。对于qq,我不用的时候都是关掉的,是那种直接从后台关掉,所以别人有事找我的时候完全看缘分,或者直接发短信,打电话,我有事找别人的时候也是直接找人当面说,或者打电话,qq只是一个备用选择。所以对于我来说可能不存在深陷其中的问题。
        其实,在我看来,每个人对于这些东西的用法都有自己的想法,你觉得别人在这上面花的时间太多,深陷其中,可别人并不这么想,我们也没有权利去干涉别人,告诉他这样是不好的。就像我不能理解我一同学,一大老爷们,去天天发微博一样,我虽然不能理解,但并不代表我有权利去干涉他天天发微博这种行为。





田宝连
(田宝连临时有事,由我代发)各位素兰的亲人们,大家晚上好,下面是我的发言:

说起网络社交,想到了初中思政上过的一堂课,网络是把双刃剑,确实,网络给我们带来莫大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不好的地方。我们之间沟通的方式多变成网上聊天,电话,但是这些都是通过打字,语音,和家人朋友就是,就是因为网络方便,我们之前少了少了面对面的交流,虽然看起来交流的机会多了,可是我们之间的心里距离确实远了,有时候我们还是需要眼神交流,需要拥抱,需要在现实中融入对方的生活。
一直觉得能有时间就要多陪陪家人,多和朋友聚聚,并不要觉得会打扰到他们,其实大家想的和你都一样,时间挤挤都是有的。


也有因为网上信息不一定真实可靠,大家交流时也会有担心。身边就有同学QQ被盗然后周围同学被骗了钱。
也有网上租房,兼职信息不可靠的例子,这个我自己经历过。以后在网上和人交流的时候都要留点心眼,找信息的时候也要多比较,不随便相信网络,不贪小便宜。


因为网络的虚拟,是无法替代现实的,虽然有消极的一面,但是社交网络有积极的一面,它拓宽人际交往圈子,让我们能够在网上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学习伙伴,游戏战友,k歌互粉,朋友圈发动态,秀恩爱。。。
这些确实能让我们生活变得更丰富,还能交到更多朋友,缓解我们的孤独感,弥补现实的失落感,但是这些都是要有度的,积极归积极。

网络始终只是个工具,如果因为它给我们带来一些烦恼和麻烦就得不偿失了,我们要让它使我们变得更好。还记得曼华阿姨和我们说的怎么更好的使用网络,在平时自学时可以在网上找资料,学习文库,视频,要有目的有计划的去找。不浪费多余的时间,不懂的先自己思考,再在网上找答案学习。

我觉得社交网络对我现在来说还是有很多益处的,希望大家也能多挖掘它积极的一面。


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天气转凉,大家记得添衣哦。



彭一倍


  各位家人晚上好,国庆假期也快结束,对于大部分时间都是蜗居在宿舍的我来说这个假期是挺失败,不过还好我还有手机+电脑,手机已经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物品,所以手机附带的社交网络也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我们可以在这个网络中畅所欲言,无所顾忌,社交网络给了我们一个发泄的场所,当然别人的发泄偶尔也会让自己感到恶心,比如网络上的一些喷子。社交网络除了可以让我们发泄外还可以让彼此的距离更近,让彼此的交流更方便,事物必定出现两极,社交网络的两极取决于管制与自制力,控制住自己那社交网络就是好的。
        这几天正好是英雄联盟全球总决赛,虽然没有出去玩,但通过社交网络也让这个假期过得不是太无聊,看看比赛,聊聊比赛结果,对于我来说社交网络还是挺好的,至少它让我的生活变得有趣。



周婷婷
各位亲人们,晚上好!
说到社交网络,必定离不开QQ和微信了。这又离不开移动端,手机。上大学后,大家都有了手机,社交网络更加便捷。
与大家沉迷社交网络的情况相反,我很少看群消息啊,动态呀什么的。因为刚上大学的时候,大家各种群呀,各种无意义的消息刷屏,动不动就几百条消息,有时候重要的消息都淹没在其中。一是实在被它弄烦了,二是当我想安静做点自己的事情的时候,心里总会有个声音提醒自己:要不要看一下手机,万一有什么事情呢?这样一来,我心里有个事情揣着,就无法专心做自己的事情了。因此,我就狠下心,做事的时候不看手机,结果因此会错过一些通知啊什么的,有点苦恼。
还好,大二之后,因为不再参加社团,时不时的“收到请回复”少了,大家对在群里聊天的热情也减退了,也懂得有事情要发公告了。社交网络清净了许多。
最后,网络的确让我们聊天的成本降低了,但事实上交流的隔阂并没有降低。希望大家能够养成良好的社交网络使用习惯,比如有事说事,不要在严肃的时候说着有的没的,方便自己也方便大家。



刘婷
各位家人大家晚上好

关于社交网络这个话题的讨论,其实已经有很多了,它就像它所依赖的互联网一样,如一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不过我还是觉得它的利处大于弊处。

方便性和普及性不用说,另外,它对我这种不喜欢打电话的人还是非常友好的。
至于为什么不喜欢打电话……应该也有小伙伴和我一样吧,除了给家里人打电话之外,其他一切交流都是能微信qq就微信qq,迫不得已需要打电话的时候,在电话被接通的前一刻总是会有一种忐忑感,怕自己说出去的话会有些不当或者什么。但是用微信的话就很OK了,措辞什么的可以考虑很多遍,如果是一些比较尴尬的对话,还可以用表情来缓和一下气氛什么的,总之对于一些社交恐惧症或者有些偏向的人来说可谓很友好了。

另外,其实社交网络也使你的社交圈扩大了很多,虽然大部分人是一些点赞之交,但是说不定朋友圈会让一些相似的兴趣的人有深入接触的契机。至于有时候大家说社交网络其实某些层面淡化了关系亲近的人的交往这个担心,我觉得还是看人,因为我感觉建了微信群之后我和家里人的交流反而更多了,生活中一些小事想分享,又觉得没必要打电话的,就可以在群里说啦。

综上所述,我觉得可以(´◔◡◔`)



田清霞
社交网络充分的便利了我们的生活,他使天南地北从遥远变成了咫尺,他让信息到了世界的每个角落。当我们不断地赋予它各种重要的使命和意义的同时他也赋予了他自己不可被替代性。他|的存在逐渐的变得和影子一样重要,但这|是很可怕的,不是吗?因为我们赋予了一个虚拟,不受控制的东西很重要的地位,他在我们心中越重要,所以我们的枷锁越重。无论如何,这只是一种工具而已,工具的产生与创造,本来只是为了方便我们而不是为了让我们束缚自己,只应该给她一个身为工具的地位而已。即使这个工具重要,但它也只是一个工具而已。这便是,不忘初心。而是我们只给予了他一个工具的地位,那么他也没有任何的威胁。所以我们需要的是善待,使用的是我们有私心的也是我们,所以不需要把所有的过与错都推到工具的身上。社交网络的出,犹如原子弹一般,也和原子弹一样,它可以创造和平,也可以创造战争。但无论如何,创造这些的都是我们,使用他们的人类。所以,更重要的问题应该是我们自身。


罗子雄
素兰亲人们,大家好。
关于社交网络这个话题,真是太有同感了。其实我发现学霸啊或者成功人士都不怎么喜欢玩手机,玩手机也不是整天聊天啊微博啊(羡慕脸)。我就是个不折不扣的手机癌,除了写作业睡觉一些不能与手机共生而又必行的项目,其余时间都被手机占用了。玩手机干嘛呢?qq图标一天应该被点进几十甚至一百次吧,和朋友聊天以此联络感情,其实是个借口,我们每天的生活稀松平常,其实没什么可分享。这只是一个瘾,戒不掉,越陷越深。
其实我感觉自己把大把的时间浪费在无用社交,点赞朋友圈,点赞空间说说,甚至每天似乎被设定好程序点赞名片,都像是一把把利刀把我们的时间无线分割成玩手机…发呆…玩手机…深知其害而不能自渡,其实是件很可怕的事。

我惨痛的经验证明,经常玩手机聊天的人,更容易无所事事,想多,情绪泛滥,以至于影响正常生活。

不过
最近国庆去了我爸妈那,我就刻意地不玩手机,看看电视或者陪他们聊聊天,甚至是去他们的工作的地方帮点小忙,一天下来其实也并没有觉得有多难受,也没觉得空落落。

我就是过度重病患者,可能解决方法就是让自己更加充实一点,转移注意力,长此以往,应该会慢慢改掉这个习惯。
我的分享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向姚历
各位素兰亲人们晚上好
    社交网络
    在现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信息对于人们来说似乎已经变得尤为重要,人们再也无法想象没有网络为我们传递的信息要怎么生活,没有第一时间接收讯息也经常会让人们感到焦虑不安。
    不得不承认,网络的出现确实让人们的生活发生了质的提高,很多之前人们想都想不到的东西现在都可以成为现实,再远的距离也无法阻止两个人见面、聊天,但人们往往把握不了分寸,过度沉浸于网络的虚拟世界,甚至忽视了现实才是正在面对和应该面对的。这样,也就促使了我们常说的低头一族的形成,在吃饭、聊天甚至上厕所每时每刻都盯着手机,往往冷淡了身边的人,而在网络上也没有得到任何回馈,只是单纯的成为了一种习惯。
    我的朋友当中也经常有人每天刷微博就刷几个小时的,虽然我自己不刷微博,也无法理解他们的行为,但是想想自己也经常没事就抱着手机看,浪费了大把的时间,却几乎得不到任何回报,这也是很值得反思的。
    我的分享结束,谢谢大家。



杨皓强
各位素兰亲人们,大家晚上好
以下是我的分享
首先,我觉得网络只是一个工具,帮助我们学习和生活的,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便利。既然是工具,我觉得我们不能依赖它,过多的依赖就会让你无法摆脱它,从而演变为一根你永远甩不掉的拐杖。所以在我的观念里,网络显得不那么重要,至少说无法和现实相比。
每天除了看一下QQ,微信消息就很少碰手机了,偶尔看看电影。我觉得我还是一个很注重现实世界的人,在网上聊的再多也不及见上一面,所以我与其和同学在网上聊天还不如每周和同学一起去打球,我觉得那样的情感来得更真实,更踏实。
其实我觉得没必要花太多时间在网络上,特别是在游戏上,因为在现实生活里我们每个人都有很多事要做,有很多事情等待着我们去解决。对于我来说,每天都有写不完的作业,看不完的书,所以与其把时间花在游戏上,倒不如实实在在地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上。学习是稳赚不赔的投资
总而言之,网络给我们的生活的确带来了很多便利,但它始终只是工具,不能成为生活的替代品。



翟艳妮
社交网络我之愚见
最早知道社交网络的时候大概是初一,QQ聊天非常流行,然后渐渐的有了博客、微博、微信。这些社交软件发展得很快,我们跟着时代和技术发展,能用就行,但沉迷,不至于,毕竟这些只是工具,虚拟的社交网络总是为现实的社交服务,也会回归到现实中,完全虚拟、脱离现实的的社交又能坚持多久呢?所以,社交网络,对于我们来说,只是工具,它对我们来说只是打破了交流的时空限制而已,重要的是它联系和服务的现实两端的人,所以,不需要用花太多时间在社交网络上,想用它的时候能用就行。个人看法,请多指正。
现在气温变化比较大,各位亲人注意保暖不要感冒哟。



田鑫
各位家人晚上好,以下是我的分享:
  
  社交这方面的应用,手机长存的只有QQ、微信和邮箱,前两个在我有意识弱化之下也渐渐等同于免费短信。所以社交在我手机使用里占比中极少,为了避免没话可说(实是为了偏题找借口),给自己放大了范围。
  
  从暑假开始,我的生活里出现了一个很奇妙的现象:忙起来的时候恨不得有三头六臂,闲起来却无聊到长蘑菇。
  慢慢开始意识到,是因为之前总在看小说,有一点儿时间一定去追,所以从来不会觉得无聊。这就怪了,手机出现在我的生活只有四年不到,可是离了它我竟然会觉得无聊。
  
  这种情况回到学校好了很多,进入学习的环境,背单词听新闻都能打发些时间。
  当然还是填不满,那就只能让自己适应。手机傍身,不看不玩也是一种修炼的。
  
  以上就是我的分享,天气转凉,昼夜温差大,家人们都注意添衣喔!





彭波

社交网络

看了很多同学的发言,许多同学对沉迷网络这个事情都发表了看法。我很赞同这一点,但也想提醒各位年轻的同学,社交网络不是互联网的全部,千万并因此排斥网络。
今天的中国,大部分人的生活跟互联网息息相关。尤其是当各位走上工作岗位,可能有一半的工作机会都跟互联网有关。学习网络,善用网络会是许多人以后的必备技能。
善用网络当然并不是说各位使用微信,微博,QQ这些社交软件聊天的时间。而是如何去进行甄别,筛选,系统的获取自己需要的知识,打开眼界开阔认知,学一些在学校可能学不到的能力。网络上海量的知识,需要自己去甄别和筛选,当你熟悉了这种能力,我相信能从中发现不少机会,对于以后工作会大有裨益。
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对于没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可能是坏的不好的,但对于很多独立认知的人,互联网大大缩减了人与人之间认知差距。尤其是对于我们这种出身农村的学子来说。
过去20年间,无论国内外,传统行业的机会流动比较固化。走在时代前端的很大部分人一直是互联网领域的弄潮儿。他们改变了这个世界大部分人的生活,你我都处在其中。未来几十年也是如此,所以互联网在今天显得如此重要。
希望大家对互联网报以开放的心态,不要局限于某一个范畴,一味摒弃。更应该学习,善用互联网,从中寻求机会把握机会。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