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定医院见习了一段时间,聊得大多都是情感障碍患者,也就是抑郁或者躁狂障碍通俗的说,这次主要去是去学习怎么和病人聊天,找到话题的切入点,并且也要在谈话中获得你需要的信息。
和一个301医院眼科女博士聊了很久,她很清楚自己的症状,被男友的偏执所影响,感情的打击让她现在十分痛苦和纠结。谈话深入后,当我说了一句“我想也许每个人都会遇到一点挫折吧!”不知怎么刺激了她,她冲我大吼道,“你觉得我受到的是一点挫折吗?我跟你说我太痛苦了!”,当时我的感受十分复杂。
一个悉尼大学高材生,一个香港大学微生物博士,一个同济大学统计学博士,她们聊起自己割腕、吃安眠药自杀,做毕业论文做的抓狂,各种各样。后来我们讨论的时候聊到接触到的这几个病人都是让我们感叹的高材生,十足的大神级人物,生活中非常厉害,为什么现在都这样了呢?我们也忍不住问三楼的主任,难道这里是博士病区吗?
其实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挫折,每个人也有抑郁状态和躁狂状态,只不过不同的是,挫折的大小不一样,我们的抗压性也不一样。重要的我们选择如何应对他们,调节自己。有的时候我也会很焦虑,晚上睡不着,就不要再纠结自己睡不睡得着了,索性听听歌,听着自己就不再翻来覆去了,自然而然就轻松了。
这几个博士们是专业上的佼佼者,也许她们偏执认真的性格在学业会帮助取得很大的成功,但是在应对困难或者生活中的变数时,我们往往不要那么钻牛角尖,往后一步天地宽。我希望她们最终能回归家庭,回归社会,不用在医院度过这么珍贵的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