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帮老师审了一篇台湾某大学的论文,论文本身内容倒还说得过去,比较充实,但是论文里面有不少小错误,比如密度单位都搞错了等等,不知道这位同学提交论文之前有没有给自己的导师看看,然后论文里面有些地方写的相当杂乱,容易把人搞晕,不过该大学本身也就是类似于大陆的职业技术学校(从教学目的来看),当然,台湾对于职业技术学校的发展比大陆强,这一点要值得我们学习,至少,大陆职业技校应该没人会对机床进行比较深入的研究,还写成英文论文来发表,这一点上,我们要向台湾同胞学习。
在机床领域,台湾确实也比大陆要强,原因很多,比如更容易获得西方日本的支撑,但是人家的培养模式确实值得我们好好反思,比如在大陆,一个职业技校只会教学生如何操作机床,然后就没了,而台湾,他们本身还会有一些研究,包括与各个机床企业的合作,在大陆,这种关系就被割裂开来,当然最关键的不是研究和实际操作的割裂,而是社会地位社会关系的割裂,我感觉目前大陆最麻烦的就是熟练操作工,高级技工的流失,工人社会地位社会保障太差,有点想法的年轻人都跑路了,过去计划经济下的国企,工人的培养体系相当强,至少很多国企的老师傅水平那不是一般的高,一两丝的厚度都能够摸出来,现在老师傅退休,年轻人撑不起来,有点水平的都被外企私企挖走,要知道同样的设计,同样的工艺,同样的材料,如果人这个环节差了,那就是天壤之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