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宝莲
各位素兰的亲人们,大家晚上好,下面是我的发言:
不知道90后和00后该有的样子是什么样的,感觉我的生活还是挺佛系的,熬夜,周末睡到中午,考前报佛脚的事也没少干,但是自己从大二上学期末意识到了后就在尝试改变,因为熬夜白天上课真的容易犯困,皮肤也变得特不好。然后坚持早睡早起,吃早餐,早上喝温水,虽然偶尔没做到,但是随着改变那些问题也改善好多了。对于那种边护肤一边熬夜的筒子们,你都熬夜了还不好好护肤真的好吗,但是你既然真的想要好皮肤就别熬夜啦,只要你相信自己能养成好习惯你的习惯就会反过来督促你的,只要你意识到了你的坏习惯就开始改变吧,没有什么是一蹴而就的,坚持下来就好了。
作为90后,觉得我和身边的人一样,有时候觉得在象牙塔里的生活过于安逸却又不知道该做些什么,一边庸庸碌碌一边担忧发愁,但是我也发现,不是所有人都还像小孩一样。慢慢发现,做对未来好的事,做自己喜欢的事,大学或许是最好的时机了。
身边随波逐流的现象好多,从挂科的和学霸们基本都是一个宿舍就能看出来,群居生活也要保持独立的思想的,不管有没有人陪你学习,陪你健身,其实一个人也ok的,因为那是你想做的事啊,每个人的学习生活习惯本来就不一样。以前天天跟室友一起吃饭学习,而且以前我们都比较佛系,她们习惯在宿舍复习,基本不去外面自习,我是真的在宿舍学不下去,基本都是一个人去自习,后来发现一个人做事没啥不好,学习,运动,可以提高效率是真的。
对于社会新现象好的我们可以学习,不好的反省自己有没有,好习惯对学习,生活,工作都很重要的,从自己最容易改变的开始吧!
彭丽琴
看了月会主题我的第一反应是:我好像不是当代年轻人?因为我和说的好像不太符合呀,第一,我没有太多不好的习惯,什么啤酒可乐炸鸡饮料烧烤……我好像都不爱吃哎,我平时喜欢的食物都还蛮健康。熬夜呢也是很少,谁让我贪睡呢哈哈。其次,我不会、也不怎么养身,每次感觉跟身边妹子比起来,自己过的就像个糙汉子。至于年轻人的新现象新变化,不知是不是我身在其中的原因还是我观察力太弱,我还真的没有太大感觉哎……想了半天也没有头绪……所以我就只能静静的看大家的发现了
王小霞
各位亲人们晚上好,我是小霞。以下是我的发言:
今天我想在这里分享分享我一直对当代年轻人的一些负面看法。当然 ,这并不代表我们当代年轻人无所作为,只有着一大堆缺点,我只是想通过更多的角度去反思这些问题,也希望大家能多给一些建议!
当代年轻人的几大问题: 第一:做事虎头蛇尾,没有坚持的毅力,偶尔有点做事激情,却坚持不了三分钟。第二:做事情借口太多,看同事不爽、领导太奸等。没有塑造好自我环境,不能包容万象。自己一直被其他人影响,自己却从来没有能力和个人魅力影响别人。自卑、很在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太在乎面子和自尊。第三:想要一个能指导自己前进的导师,但是却又总想占便宜,总想做“伸手党”,殊不知如今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你跟别人咨询,学知识是需要付出金钱的。第四:坏习惯多,有点小成绩就沾沾自喜,夜郎自大,不愿意为他人付出,总想到索取,逃避现实,躲避在自己“潜意识”认为安全的区域。第五:浮躁,不能静下心来思考,一动脑头就犯晕,一直想寻找发财的捷径……
(或许我们真的存在很多问题,但是也请看看我们的闪光点哦!)
龙志远
家人们晚上好,本期探讨的主题就是作死的当代青年,不巧,我就是其中之一。小时候受惯了父母的约束,总是说别做这,别做那的,听多了,总是会忍不住去想,我要是做了会怎么样,会不会是父母说的那样,这样做了后果很不好,就比如上大学前父母就一直在叮嘱我,上了大学,作息要规律,不要熬夜,多出去运动运动,别老是呆在寝室,除了刚开学那会,我坚持了一阵子,后来就会忍不住去尝试一下,如果不这样会如何。于是乎,熬夜变成了习惯,长期宅在寝室,不经常锻炼,当这些慢慢形成习惯,开始发现自己的状态越来越差,现在又想慢慢改回去,挣扎着,于是时而兴起,就早起,去跑跑步,常态还是不在状态。
仔细想想这不就是喝啤酒加几粒枸杞;边熬夜便涂眼霜吗?就像,习惯了喝啤酒,发现喝啤有损健康,一时半会也改不了,不如在啤酒里加几粒枸杞,这样既可以喝酒,还能保持健康,何乐而不为呢?
终究是自己骗自己,其实心里清楚这样做不好,但就是忍不住去做。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或许就是现在我们年轻人的特点,我们有着一颗不断进取的心,而我们的年轻恰恰给了我们这样的机会,允许我们不断试错,但更重要的是一旦试错成功就要改变,不能老是停留在原状态,一错再错。“喝啤酒”总是不好的,没必要用“枸杞”来掩盖它的坏处,该改正的时候,就得改,而且要彻底。也许我的坏习惯,也该彻底改改了,慢慢来吧。
秦齐堰
各位家人晚上好,以下是我的分享:
当代的年轻人。
说起当代的年轻人这个话题,让我感受最深的便是几乎人人都成了低头一族。
休息的时候在玩,走路的时候也在玩,更有甚者,在上课课间那十分钟,也要把手机拿出来玩,刷刷动态,逛逛朋友圈,或者和同学开黑一把,仿佛手机是生活中最重要的东西,沉迷在其中,还经常有人玩到后半夜,第二天纷纷欲睡的样子去上课,有的甚至直接不来,待在寝室睡觉,我记得有好几次上课老师点名都有许多人没来。
我一直觉得手机只是一个联系方式,应该有我们去主宰他,而不应该由他来主宰我们。放下手机,去外面走一走,看一看,这才是我们应该有的生活方式吧。
陈菁
素兰的亲人们:
大家晚上好!
这个学期的毛概课,老师说有个期中的发言,主题名字就叫做“我们是这样的95后”。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就开始用年代来给年轻人贴标签。从一开始的80后,到后来的90后,甚至个别从90后专门划分出来的95后,以及00后甚至10后。无论怎么变,年轻人总是充满了争议的一代。
这样的原因有很多,时代的不同,生活水平以及生存压力的不同,更多的时候,是由于观念的变化。很多时候,我们并不是做得不好,而是做得不符合大人们的传统观念。在“大人们”的眼中,他们年轻的时候是“典型”的,而我们现在都是“非典型”的。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人们更关注年轻一代的新闻。举个例子就是,“一男子……”和“一90后……”,新闻总是企图以年轻人为一个噱头,吸引更多人的目光。其实,许多在年轻人中发生过的事件,年纪更大的也有发生,只是没年轻人吸引眼球罢了。
其实,年轻人和所有人一样,都符合正态分布罢了,也有好的,也有不好的。年轻一代肯定有杰出的人才也肯定有碌碌无为的。
当然,每一代肯定有不同。90后尤其喜欢自嘲。什么啤酒加枸杞,可乐加党参,阿姨大叔,佛系青年……所以说,更多的是去理解,而不是去给别人贴标签。
最后,祝素兰的长辈们身体健康,工作党工作顺利,学生党学习顺利。
李喜
各位亲人大家晚上好,下面是我的分享:
要说当代年轻人有哪些令人始料不及的现象,我就只服直播这个行业了。直播这个行业最近真的是火,也真的令人大开眼界,我这种不看直播的都隔段时间要被直播届的新闻炸一次,还都是大跌眼镜的新闻。快手之类的就不说了,一群宝妈宝爸的。
远的不说,最近B站那个UP主科里斯引起的所谓“文爱”事件,可以说是让我惊诧加恶心了,首先作为90后,我还真不懂有“文爱”这个词,而当事人还是两个00后。当然,不只是“文爱”这种新操作让我始料不及,更想不到的是评论区一群屁小孩还在力挺UP主,声称家长管制太严,家长侵犯隐私,这到底是作业太少了还是法律普及太少了,涉黄加劝未成年人以自杀相要挟还占理了,家长行驶监护权有毛病?还那么多人顶,真是让人挺恶心的。
只能说,直播这个行业真得要好好整顿整顿了。另外我也想起一部电影——《无问西东》,就像影片里说的好好思考何为真实,何为生存的意义,真的就是看看主播尬唱尬舞尬玩顺带刷刷礼物吗?这种行为又得到了什么呢?
彭苑
现在年轻人我是体会最深,因为还和他们在打交道,只能感慨中国的发展不是一般的快,
记得我在上大学时,信息化还是很弱的,也可能是家里条件不好。很多信息还是从书本报纸得知,现在的年轻人看书的少了,要问网络信息,他们在熟悉不过了,比我们强万倍。但是专业知识一问三不知,知道的也是从网络得到的片段信息,快餐知识。
当然信息的开放也是有好处的,他们懂得多,胆子大。拿我学生来说,创业者很多,有开饭店的,有弄培训班的,开酒吧的等,大多从大三就开始,几个学生合伙就干起来了,当然,在大学学习上面就基本不出现了。上回一个大三孩子叫我过去坐坐,令我很惊讶,少儿培训做的非常成熟,更让我意外的是整个汉阳好一点的少儿培训班基本都是江大学生所办,当然包括毕业生。
这月主题是个大问题,我就举着两个例子,兴许家人们在校生这方面也是有不少我说的两个例子,很难说好坏,我想这就是这个时代年轻人不一样的地方吧!
李慧慧
新时代自然有新的一番景象,随着当今社会的经济进步,人们可能都渐渐的变懒了起来,记得以前学过一篇课文,叫懒惰的智慧。但于我之见,虽然“懒惰”能激发人们创造出更方便的机器,但这却并不能成为人们懒惰的理由。
就健身而言,见过身边许多朋友,心里想着努力锻炼身体,花钱办健身卡,但却每天熬夜到转钟,早上睡到自然醒。
万恶懒为首!身边的时间需要被有效的利用。如果人们觉得在大学里出了学费就能学到要学的知识,也是不可能的。懒惰的后果只能是钱花了身体更差,出了大学对专业知识一无所知。
一个人要是想进取,从身边的每件小事开始就好。见过校园里的老爷爷老太太们,大清早的就成群结队的做锻炼、跳舞,他们的身体一定很棒。我相信的是,最起码,只要一个人早上能根据自己的意念早起,懒惰也不会找上你。老一辈的人觉得新一辈的人是垮掉的一代,不是绝无理由,至于我们如何证明自己的强,至少要先从根除懒惰开始吧。
吴吉海
大家好!以下是我的分享。
对于当下年轻人中出现的新现象,不能说始料未及或者是猝不及防。毕竟我也是年轻人中的一员,一边作死一边自救的事我也经常做。
要说为什么出现这种新变化,我觉得最大的原因是科技的进步给人们带来的生活的变化,要放在几十年前,年轻人想熬夜也没有什么可以做的事,可能只有看书了,但是晚上熬夜看书比玩手机更伤眼睛。另一个原因可能是还不太成熟,比较放任自我,没有定性。
其实说这些我都不怎么关注的,年轻人嘛,活的比较随性,追求自由,等经历的事多了,成熟了,可能就不会作死了,反正我是用这个理由说服自己的。曾经70后80后还说90后没有希望了,但国家现在还不是好好的。
周婷婷
各位亲人们,晚上好!
要谈一谈年轻人有什么新变化,就从自己和身边的同学谈起吧。
在我刚上大学的时候,我是对熬夜这个词嗤之以鼻的。但是后来我就和身边的同学开始慢慢晚睡,十一二点睡是常事。在佛系养生这个词还没有兴起的时候,我和我周围的同学都确实是如此:一边熬夜一边看“熬夜的十大危害”就类似这种的情况确实有。但是,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变了呢?
大概是在做过数模,熬过一个通宵,整个人飘回宿舍,两三天才缓过来;大概是室友熬夜长的痘痘一遍又一遍,去看医生已经内分泌失调,要吃药调整;大概是天冷了我们会自动穿秋裤开始,我们开始意识到我们不小了,熬夜的代价不只是晚睡几个小时那么简单。于是我们寝室约法三章,晚上十一点准时熄灯,早点睡觉。而且,我们也渐渐意识到,一个好身体是多么重要了。
大学四年给了我们一个缓冲期,实现心理上成年的一个转变。而且像我们不考研去工作的一部分人,这个转变还包括一个学生从一个多重身份的社会人的转变。不说我们当代年轻人如何如何,我知道我和我身边的同学朋友正在慢慢学习成为一个对自己负责的人。我觉得这个过程很妙。
另外,诚恳的跟大家说,尽量少熬夜,好身体比什么都重要。
林志杭
当代年轻人
各位素兰亲人们,大家好,下面是我的分享:
我个人认为当代年轻人最大的特点就是变化太快,而且有逐渐加速的趋势,过去我们说十年一 代沟,后来变成了五年一代沟,现在隔了三年就感觉交流就不是那么方便了,用一些老派人士 的话“真的搞不懂现在的年轻人”。
雷·库兹韦尔在《奇点临近》书中提到了一种叫“加速回归定律”的东西,有点类似于控制理 论中的正反馈,我觉得造成当代年轻人变化太快的原因也可用类似的思路来说明:我们之所以 觉得存在代沟,主要原因在于我们大脑中对世界的认识是不一样的,比如经历过50年代的人和 我们90后由于整个时代的冲击不同,大家对事物的认识是绝对不同的,这种不同程度越大,交 流就越困难,这样就存在代沟了,而我们自己本身就是构成时代的的元素之一,我们对事物的 认识反过来又会对新生代对世界的认识造成影响,再加上互联网/移动智能的出现,从而导致 新生代接收到的新观念越来越多,越来越快(小孩子就像白纸,他们的思维是最容易被外界影 响并塑造的),这样我们就会感觉代沟的时间间隔越来越短。
那么怎么避免呢?第一,我们要主动地接触新观点,事实上,很多60、70岁的老年人思想是很 先进的,你与他们交流并不会感到代沟的存在,关键就在于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新事物。第二 ,对于不同的新观点,我们要辩证的看待,学会尊重他人,即使他的三观在你看来是不可救药 的,粗暴的拒绝与故步自封无异。
最后,我相信,多沟通交流一定能解决这些问题。
杨皓强
各位素兰亲人们,大家晚上好
以下是我的分享:
当我看到这个话题的时候,我有点不知所措。“当代年轻人”这个覆盖面很广,但我真正了解的恐怕只有和我同一年龄阶段的人。所以我只打算谈谈我自己和我同学的生活。
现在在我们的生活中熬夜似乎是常态,那么几点睡觉才算熬夜?在我的观念里,十二点之后睡觉就算熬夜了(在熬夜的定义上,可能每个人的看法都不一样)。我很少熬夜,我自己知道熬夜对身体很不好,所以几乎每天都是全寝室第一个躺在床上(大约是十一点半)的人。我的室友还有我的其他同学们似乎都会忙到十二点多,一点多才睡觉,他们当中有忙着学习的,也有忙着玩游戏,这似乎是所有大学里很常见的一种现象。考试前通宵复习(预习)似乎也是大学里很常见的一种现象。
我个人是很不喜欢熬夜的,不仅仅是从健康的角度考虑。如果我熬夜学习了,那么第二天早上起床的时候我就会安慰自己多睡一会,心里就会想昨晚那么累,今天就晚些再起吧。最后熬夜的结果就是,我只是把第二天早上的时间借给了前一天晚上,我其实没有比平常多工作多长时间,不仅如此,晚睡晚起还会导致我第二天的精神状态很不佳,以上就是我对熬夜的看法。所以从我的角度上来看,我是不能够理解那些熬夜学习或者熬夜玩游戏的同学的,他们前一晚上熬夜,第二天很晚才起,有时甚至上课的时候也在睡觉,我觉得这完全是一种“拆东墙,补西墙”的做法。
所以在熬夜这一点上,我是不太能够理解我的同学们的。不知道大家怎么看待熬夜?
田鑫
各位家人晚上好,以下是我的分享:
说实话我虽然是九零后,手机也不离身,但对一些网络热词确实后知后觉。起码在好些个地方见了才意识到,很多时候还需求助百度才能明白意思。而且我的反应常常只是“喔,原来是这样”,自己不太用,也比较少思考为什么要这么说。
比如说,打电话/打call,这个去年年会之后的月会第一次见,经家人科普才收进词囊。
大一的时候,有同学经常在句末加“惹”,我觉得可能是新晋网络习语,但见得不多。直到大三,这学期听室友吐槽零零后有些小朋友,每句话尾巴都要拖个“惹”,才真正确定这是流行。如此后知觉,笑哭。
室友吐槽“惹”,我其实挺认可,确实并不是加个“惹”就萌萌哒。神奇的是,我听室友这么说前也没啥想法。
前一阵听《伐要去管它》,主播很是吐槽了一番“打电话”,说这确实没什么道理,为什么加油要说打call咧,听起来很蠢的样子。我一想,确实没道理啊。不过一些热词本来就是没道理,传播多了,在特定范围接受度高罢了。
我大概有些“佛系”。还是不要太丧太懒,有些现象多动脑想想挺好。
“年轻人”的世界,我就简单说说自己跟热词的这点事儿了。
以上就是我的分享,春天乍暖还寒,家人们注意别感冒啦!
陆志威
各位家人们大家晚上好啊!
现在都说90后,00后各种奇葩,但是我觉得原因只有一个,生长环境不同了,尤其在现在社会极速发展的现代,10年时间足够两代人出现巨大的生活习惯差异。
想当年还有人说80后是垮掉的一代,90后都是一堆杀马特劲舞团,其实我觉得就是趁着年轻人没有话语权可劲地欺负他们而已。其实要说有问题,那又有哪一代人是完美无暇的呢?有人还觉得现在广场舞扰民,摔倒讹人的那一代是垮掉的一代呢。
是的,我们可以看到00后的很多巨大缺点,比如说身体差(还没有活过20岁的),文化水平低(平均只有初中学历),不独立(几乎都依靠父母生活),社会责任感低(九成以上00没有服过兵役),不胜枚举,90后也一样,缺点多得数都数不清。但那又如何呢?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我相信未来是掌握在这些人手里,而他们会创造更美好的世界。
罗子雄
分分钟收不到信息
亲爱的素兰亲人们,大家晚上好。
我觉得现在最困扰我们的大概就是信息太多太冗杂,这就会导致我们要么人云亦云以及什么都学不会。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在微博里转过类似“ps技能大全”之类的微博,码一下之后就再也没看过…现在学习技能的渠道太多了,b站都有各种视频教学,但是我感觉很多我们想学的都在“待做list”里面,就像是你刚加入豆瓣,选了几十本想看的书过了一年想看的还是那几十本。
第二个可能就是,容易被其他的言论影响吧,像是在微博上,各种言论,符合事实真相的,完全背离的,都需要自己去判断的,而不是被这些言论牵着走。就好像,看剧要刷弹幕,网易云要看评论一样,一定要听别人说几句想法,对这首歌这部剧才有自己的观点基础。
所以还是要有思考力以及执行力呀。
我的发言结束了,希望大家注意加减衣物喔,放假前后夏冬体验卡也是非常酸爽了。
肖淳夫
各位家人们晚上好:
今天我想谈谈我们的生活中的变化。
原来一些时候,狗狗在我们的身边一直是最重要的宠物朋友,但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撸猫”、“吸猫”开始成为我们的一部分,在朋友圈、微博、说说里面,猫开始霸占我们的视野,感觉整个世界都被猫给霸占了,什么“二哈”,“柴犬”等网红狗似乎也有点力不从心了。
在我的校园里,有许多的流浪猫,但似乎我从来没见过一只流浪狗。这些流浪猫在校园里面到处走,但是没有一点流浪的样子,身体肥肥的,毛发也比较干净。
主要是因为有许多大学生,特别是女大学生,会去给这些流浪猫喂食,随便捏一捏肉,摸一摸毛,再跟它们合影一张。猫在得到食物后,也极其听话,随便让她们抚摸。
不过猫性情高冷,除非你给它们好处,它们一般是不会像狗那样粘着你不放,不过许多人仍然沉迷于在吸猫的快感中不能自拔...
猫也十分可爱,本来我一直是站在狗这边的,不过最近我也被猫吸粉,有些猫真的非常可爱。生活已经这么辛苦了,猫和狗都可以成为人们所寄托的宠物吧。
王顺民
大家晚上好,作为一个即将毕业的老人家,最近处于一个比较焦虑的状态,分享一下自己的一些想法:
焦虑-最近频繁见到的一个词,自己也是经常处于一个极度焦虑的状态中。也许是因为这个时代的爆炸信息量,也可能是各种因素导致的一个社会病。也许不仅是当代青年人,可能是整个社会的一个状态。快节奏的生活,快速的发展,大四毕业的时刻,焦虑工作,工作之后,焦虑快速发展的时代是不是会淘汰掉自己…
新世相的刷屏,或许是年轻人焦虑的一个体现?
但换一种方式思考,焦虑也是一种进取的心态,如果能够调整回来,是能够进一步的成长成熟的。但是被焦虑所支配的话,也许就活在焦虑的状态下,被生活所折磨。
不知道这里是否会有一样焦虑的年轻人?大家都怎么去缓解焦虑的?
肖媛媛
大家晚上好,作为一个即将毕业的老人家,最近处于一个比较焦虑的状态,分享一下自己的一些想法:
焦虑-最近频繁见到的一个词,自己也是经常处于一个极度焦虑的状态中。也许是因为这个时代的爆炸信息量,也可能是各种因素导致的一个社会病。也许不仅是当代青年人,可能是整个社会的一个状态。快节奏的生活,快速的发展,大四毕业的时刻,焦虑工作,工作之后,焦虑快速发展的时代是不是会淘汰掉自己…
新世相的刷屏,或许是年轻人焦虑的一个体现?
但换一种方式思考,焦虑也是一种进取的心态,如果能够调整回来,是能够进一步的成长成熟的。但是被焦虑所支配的话,也许就活在焦虑的状态下,被生活所折磨。
不知道这里是否会有一样焦虑的年轻人?大家都怎么去缓解焦虑的?
【地区总结】
大中华地区总结
有人高声阔谈人生理想,也有人选择丧在当下。在这个什么也不缺的时代里,找到自己才是最重要的。旁人来来去去,风潮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信息爆炸,如何去筛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谭惠文)
网络太多诱惑,不要因为好奇而误入歧途。抵挡的住诱惑才行。(杨久凤)
佛系养身养的不是身体而是一种态度。(彭一倍)
技术进步带来的改变是巨大的,但我们要警惕自己迷失在其中。(周婷婷)
时代在进步,但我们的精神生活却普遍平庸,希望我们有为了未来坚持的事,并一直努力下去。(田宝连)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吴吉海)
武汉地区总结
年轻一代大多有着独立的性格,无论是佛系青年还是放飞自我的时代浪潮儿,只要能在爱惜自己的前提下,坚持做自己都可理解。(刘欣)
活在当下,愿做一位有理想、有志向勇于拼搏的青年,而不是坐等时机(杨云正)
对于现在年轻人,更多的是给予理解,而不是贴标签。(彭苑)
年青一代的我们有着不同于上一代的生活方式。虽然时代给的是不同的挑战,但是不代表我们不能同样赢的漂亮!(易海娇)
生活应该张驰有度,只是这个度对不同历史背景下的人们有些不同的含义。(向润)
我们要有自己的思考力和判断力。(罗子雄)
湖南地区总结
各个时代有各个时代的模样,不必追求复刻,我们能做的就是看清自己,保持初心 (王海)
没有耐心,极其敏感,惧怕社交,懒于运动,沉迷网络是年轻人的通病 (孙佳)
自律自己,规律生活,健康成长(秦齐堰)
与其整天胡思乱想还不如看看书,运动运动(张小平)
虽时代大有不同,但年轻人应当始终应得起这一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你应该成为更好的你(李慧慧)
年轻是未来,我们年轻人需要更多关注和关心,同时也要有社会责任感(龙米)
江浙沪地区
生活在不断变化,但快节奏的我们仍然需要慰藉的寄托。(肖淳夫)
要对年轻一代多点理解和信心。(陈菁)
我相信下一代永远是更强的一代。(陆志威)
年轻人有缺点,也有优点,要看到他们未来的成长。(肖媛媛)
年轻人需要理解,谁不曾是少年?(龙志远)
广东地区总结:
早睡早起,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少熬夜(杨皓强)
现在的我几乎不看朋友圈,不刷抖音,不关注娱乐圈…是不是已经老了…不再是年轻人了 (王顺民)
北京地区总结
有舍才有得,适当的减法会让矛盾缓和并消失(龙金凤)
我大概挺“佛系”。还是不要太丧太懒,有些现象多多动脑思考挺好。(田鑫)
年轻人虽然有很多问题,但也有很多闪光点。保持闪光点,不断努力,未来终究还是年轻人的啊。(张娟)
常反思自己,行胜于言。(龙书培)
时代在变,行为方式要前进,思想要前进,但心不能前进。(姚俊杰)
现在年轻人变化与社会环境变化是密切相关的,我们应该用包容的心态来看待他们,互相尊重(林志杭)
在新环境下要做合适的选择,成为新一代正能量的新青年。(肖居安)
彭先生发言
1.It's nice to have the opportunity for me as a "當代的老年人" to share with you my view points on "當代的年青人"。
2.First, people are all quite self centered. In our view our generation is always the center of the universe, and represent the mainstrea吗of the right views and thoughts. We all pay the most attention and caring (关注关心) for our own generation, and have less tolerance (指責) on other especially the younger generations.
3.People's view changes with age. When my generation of people at your age, we also thought the people of older generation didn't understand and care about us. I guess when you get to my age, your children will think the same way about you.
4. Of course my observation is "當代的年青人" do face more choices in life as a result of more accessible information, which is a double edges sword. More choices is a great privilege to have, but it also brings you more puzzles in life and diverts your attention and focus in life.
5.5. I guess the youth of every generation have and will continue to face similar problems, I guess just like what 肖媛媛 said, and have and will learn how to manage it properly. Lives of generation after generation will continue to go on.
6.吴伟 said it nicely "社会一天天发展,小孩一天天长大。因此,改变才是主旋律 ⋯⋯年轻人要面对的和几十年前那批年轻人要面对的不一样了⋯⋯年轻人应该需要关注关心,而不是一味的指责。" As a matter of fact, the youth of every generation needs both 关注关心 and 指責. The important thing for us is to strike the right balance all the time.
7.As I often indicated to you in the past,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y have driven dramatic changes through time, there is one thing that has not and will never change with time. It's people and human nature. Generations after generations, the parents have always love and care for their children, and they will continue to do so. Your parents did that to you, and you will surely do the same to your children.
8.As I often indicated to you in the past,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y have driven dramatic changes through time, there is one thing that has not and will never change with time. It's people and human nature. Generations after generations, the parents have always love and care for their children, and they will continue to do so. Your parents did that to you, and you will surely do the same to your children.
9.Let's grab the simple unchanging fundamentals of the human nature, and live a loving and caring simple life. I think 當代的年青人 as well as 當代的老年人 alike should all do what 龍書培 said to be a more "有温度,多关心别人,关心社会"的人。
10. Planning a week-long trip to 保靖 starting Monday. Hope to see some of our 素蘭 members there.
11. Management may have some sharing with us? You all take very good care, see you next month, good night!
杨秀春、龙米翻译
1.对我这样一个“当代老年人”来说,能有机会和你们分享一些我对“当代年青人”的看法,我很开心。
2.首先,人们总是以自我为中心。在我们看来,我们这一代人永远是宇宙的中心,代表着正确观点和思想的主体。我们都更多地关注和关心自己这一代,并且对其他人尤其是年轻一代的宽容度比较小。
3. 人们的看法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改变。我们那一代人在你们这么大年龄时,我们也觉得我们的上一代人并不理解我们,也不在意我们。我想当你们到达我这把年纪时,你们的下一代也会用相同的看法来看待你们
4).当然在我看来,当代的年轻人因为信息越来越便捷,面临着更多的选择,这也是一把双刃剑。更多的选择是一个很大的特权,但它也给你带来更多的生活困惑,并转移你的注意力。
5. 我想每一个时代的年轻人都会面临类似的问题,并且这个现象会一直持续下去。我想就像肖媛媛说的,问题在于我们如何适当地去拿捏和面对。人类一代又一代地繁衍下去,我们的社会将一直这样持续下去。
6)吴伟说得很对,"社会一天天发展,小孩一天天长大。因此,改变才是主旋律 ⋯⋯年轻人要面对的和几十年前那批年轻人要面对的不一样了⋯⋯年轻人应该需要关注关心,而不是一味的指责。"事实上,每代人都需要关注关心,也都需要指责。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是时刻有一个正确的衡量标准。
7. 就像我过去经常告诉你们的,科技的发展可能会给我们的生活和社会带来巨大的改变,但有一样东西是从来不曾——在未来也永远不会改变的,那就是人性。人类一代一代地繁衍,父母亲总是会爱着他们的孩子,他们会一直这样爱下去。你们的父母是这样对你们的,等你们为人父母时,也一定会用同样的爱心和关注去对待你们的孩子
8.抓住人性简单不变的基本原则,过上爱与关怀的简单生活。像书培说的,我认为当代的年青人以及当代的老年人都应该做到更有“有温度,多关心别人,关心社会”的人。
9. 非常感谢田清霞给了我们一个非常精彩的主题让我们一起来思考和讨论。今晚共有41位家人作了发言和讨论,清霞对时间的掌控非常精准。谢谢清霞!
10.计划了从周一开始为期一周的保靖之行。希望在那里看到我们的一些素兰成员。
11.项目部有没有什么新的进展与我们分享一下吗?各种多多保重,下个月见,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