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听了一个讲座,叫《诸子的智慧》,讲座的老师是鲍鹏山老师。不知道鲍老师的人不要紧,我也不打算介绍他。讲座中有一个小故事,说与大家听听。
路边有一户人家着火了,路人甲看到了,赶紧拿起水盆拼命救火,火势越救越大,最后累得半死,也没有办法把火救下来,房子还是被烧得什么都不剩了。路人乙也看到了房子着火,可他却什么也没有做,眼看着房子烧没了。两人站在废墟外,路人甲说:虽然没有能救下来,至少还是努力救了。路人乙说:火势这么大,救了没有用,还不如不救。诸位,换做你们,是救火,还是旁观呢?
救火与不救火,房子最终还是烧了,有区别吗?没有区别吗?
如果,这个房子是路人乙的,他是救火呢,还会继续旁观吗?
其实,就是一个态度问题。路人甲,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这是他的态度;路人乙,选择旁观,置身事外,这也是他的态度。两种选择,两个态度。对于一个事物的态度,就是我们对于世界的态度。
还记得我写过一篇《彭先生的物品摆放》的文章吗?
态度,就是给世界一点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