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得有空阅读,台灯,音乐,书籍……今天做了个读书肥宅。
分享这本书是因为书里有个对雨的比喻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书里写:“雨水之所以愿意落下,是因为它在天上,满地盛开的雨伞看作莲花。”下雨也可以有如此诗意的解读,真美。
无意中因为书名翻开这本书(电子书),又因为汪涵是我所熟知的主持人才读了下去。不得不说,这一个很“有味”的书,在书里,你可以看到折扇、古琴,看到江南姑娘撑着的油布伞,看到历史故事里风度翩翩的少年射出的弓箭,跟着汪涵的文字,我吃了香千、糍粑,我走进了哪些美好的物件,走进了这些物件背后的具有“匠人精神”的手艺人…我沉浸于质朴文字下的生活状态和生活态度。这是一个浮躁、快节奏的社会,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很需要为自己创造出“慢生活”的氛围,就像木心先生的《从前慢》——“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即使每日为生计而奔波操劳,也会抽出时间,看书里的大千世界。
以下是本书的摘录:
1.香干,这一种食物中渺小的存在,作坊里的每个夜晚都是温暖的,掌灯时分,岁月在微黄的灯光里漂洗,一百年让墙壁淡了下去,门框也在不经意间松动,
用木檩一次又一次钉紧,人的影子却还是一样的长。
2.童年,我曾被卖豆腐脑的声音叫醒,一碗豆腐脑就可以照亮我的眼睛,我可以藏在任何一种美味的后面。我记得夕阳下街边巷口的叫卖声,记得挑木担的老人和闪亮的铜勺,记得柳条下的夏天多么漫长,我也记得多加一勺白砂糖时的香甜,还有几片虾皮和一撮葱末的美味。这美妙的滋味,不会在碗底被舌尖舔个干净,它随时在我走过的每一个地方苏醒。
3.雨水使得季节激动起来,有人因为雨而激动,也有人因为雨而慌乱。雨水慈祥地降落,如音符般,落向它不知道的地方。它慷慨地落下,它把这些动人的时光,落向大海,落向潮汐。它遮住了阳光,偷偷移向田野和街道,它慢慢地越过河岸,越过瑟缩的鸭群和戴着斗笠的农夫,最后洒向苏州,一条叫做养育巷的街道,一个逼仄的弄堂。
4.想着想着,我经常沉沉欲睡,月亮悄悄把香樟树的身影透过纸窗,溶溶地在地上留下了一道淡墨,还带着些细碎的毛边。我想把握它的轮廓,却在睡意中有些细微的摇晃,使我感觉到外面的风声,或者是月亮的缓慢移动,它们在特定的一刻制造出墨之树,这个闪烁的小风景使我看到了无边的安静……
内容来自[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