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因为疫情影响,大多数老师都变身为“主播”,我的高数老师(大学里我最崇拜、仰慕的老师)也紧跟时代步伐,在三月份连续开通了B站账号、微博账号、优酷账号,并在QQ空间、以及各个平台上传他自己的《数学分析》教学视频。
严老师这几天都会在QQ空间里发他自己的一些感悟,我感觉太有意思了,真的感觉当数学学到一种境界的时候,就羽化而登仙了。我把其中的一篇分享给大家。
标题是:味美如果。正文如下所示:
严老师经常给学生讲,世界上最美味的果是“如果”。您要听我上课的录音,或者看我上课的视频,就会捕捉到这个有趣的世说新语。还有什么样的果,无论水果、干果,能比“如果我有了钱,……”味出其右呢?然而,数学就是研究“如果”的学问。数学人自然也就是地面上的第一等幸运人了,虽尝不到天宫中王母娘的蟠桃。
说数学就是研究“如果”的学问,不过是说数学是天底下最讲究逻辑的严格性的。什么是条件,什么是结论,毫不含糊。“如果……,那么……”。数学命题的陈述,可以完全脱离对直观的依耐。您没听那现代公理法的“始作俑者”,上个世纪最伟大的数学家希尔伯特说过吗?他说“如果你愿意,你可以点、线、面,解释成桌子、椅子、啤酒杯”(具体含意恕不展开,微博之微,固然是装不下希尔伯特之宏大的)。所有美味的如果中,如果之王当然是伟大的中华民族播种发芽生根结果的:如果你拿到的是直角三角形,那么其斜边的平方等于两直角边的平方和。西方人称为毕达哥拉斯定理,比我们的勾股定理晚熟五百年。五百年结一次果,能不味美如斯吗?
其他学问,未有不是直观和逻辑混到一起的。从逻辑的观点看,勾股定理其实是两个定理:一 如果是直角三角形,那么一条边的平方等于另外两条边的平方和;二 如果一条边的平方等于另外两条边的平方和,那么是直角三角形。中学学几何时,固然是知道“充要条件”的。然而,逻辑的种子大都没有生根发芽。非数学家们只是认为两个“现象”(直角三角形,及平方和等式)是“联系在一起的”。天底下第二类最讲逻辑的人是理论物理学家,据我所知,他们之中大多数人时间长了以后,也对勾股定理上述逻辑特性淡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