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看了环球同此凉热这部由央视拍摄的纪录片,最大的感想就是上海人民正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以下是我的分享。
《环球同此凉热》——绿色抉择
这部纪录片设想了2030年的人类社会,开篇提到2030年,超过百分之六十的人口将生活在城市,消耗百分之七十的能源,释放出大量温室气体。格陵兰彼得曼冰盖崩离出巨大浮冰,面积大于三百平方公里,超过2010年的纪录。2010年的面积是二百六十平方公里,相当于四个曼哈顿大小。预计几十年后,马尔代夫80%的面积将被海水覆盖,最终难逃被淹没的命运,相同情况的还有纽约,上海,威尼斯等沿海城市。全球变暖和海平面上升将威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从工业时代开始,人类破坏了生物,大气,海洋及岩石圈的循环,人类文明越发达,破坏程度越大。伴随着过度开采能源,人类降低了地球的循环自净能力,同时排放了大量的废物,如二氧化碳。纪录片里具体分析了上海面临的严峻形势。上海是个沿海城市,海拔较低,很容易受到海平面上升的影响。上海冬季经常缺水缺水就是由于海平面上升,咸水回流造成的。上海是个海口城市,陆地的土壤都是长江从上流冲刷下来的淤泥,较为松散,有空隙,容易发生沉降。而地面上的建筑物坚硬,会发生建筑物与路基脱离,上海市,现在已经发生了多处地面沉降事件。同时,地面沉降还将加速海平面上升。随着全球变暖,冰川与冰盖融化直接导致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频频袭击,不断刷新汛期的高潮位。虽然上海现在有很好的防洪措施,但是上海市民仍处于巨大的潜在危险中,因为天气是难以预知的。这所有的危机最终来源于地球持续升高的温度和大气中持续升高的碳排放量,目前全世界温室气体排放量达到500亿二氧化碳当量。
CO2排放量=人口数×人均使用的服务量×单位服务所消耗能源×单位能源的碳排放量
(未来面临的关键因素) (最容易控制因素)
通过这一公式,我们可以看到几个降低CO2排放量的途径,如减少人口数,调整产业结构,寻找新能源等。但是未来几十年里,人口数将一直处于增长状态。未来低碳城市要有革命性的改变,不能是对现有城市的细枝末节的修改。由于城市交通是城市碳排放量的主要来源,片中以未来交通为例说明了低碳城市的发展模式。停车和拥堵油耗最多,CO排放量最多,目前汽车空座率很高,一辆车上通常只有1或2个人浪费了大量能源,增加拥堵。车辆小型化可以实现零空座率,但是不能解决拥堵情况。拓宽路面会增加出行需求也不能减少拥堵。目前的驾联网可以指导人们选择最优途径,但是当人们都根据提示选择同一路径时,原本不拥挤的道路也会变得拥挤。预计在将来实现自动驾驶系统,自动驾驶后,可量可以自动选择最优途径,也不会发生交通事故,在将来十字路口红绿灯消失,车辆也不用等待。同时从减少出行需求的角度,利用全息影像技术,人们将可以通过虚拟公司,互相交流工作。可以在家附近的公共写字楼或者家中上班,只在必要时聚集。
为了减少碳排放,构建美好生活人类必须对自我作出改变。可持续发展道路。绿色和谐发展的文明才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