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的武侠小说写的实在是精彩,《笑傲江湖》就是我最喜欢的其中之一。
金老爷子的其它作品,一般都是写的好人如何的好,坏人又如何的坏,尽管小说中的人物经常处于冲突和矛盾之中,但是读者对他们是怎样的人还是认知的很清楚的,主角自不必说,配角如欧阳锋、鸠摩智、程英、公孙绿萼,在他们登场之后不久,读者就很容易区分出谁是好人,谁是坏人,而且也完全接受。这又有点像京剧里面人物的脸谱,好的是好,坏的是坏。
在我看来,这部小说的最大亮点和独特之处,就是打破了前述的这一固有模式,仿佛是在与读者一起探讨究竟什么是正什么是邪。
小说里面的许多“正派”人士,背地里做出多少邪教中人都不齿的事情,代表人物就是岳不群,表面上是堂堂华山派掌门人,鼎鼎有名的“君子剑”,实则虚伪阴险、工于心计。其他如左冷禅、余沧海、林平之,也都是一丘之貉。亦或者表面上稳重老实的二师兄劳德诺,实则也是卑鄙无耻的走狗。随着剧情的推进,当读者发现这些“正派”中主要配角的真实嘴脸时,不禁会感叹,原来好人干坏事的时候,比坏人干坏事的危害不知要坏多少倍。
相反,一些“魔教中人”反倒是向我们展示了许多人性中积极美好的一面。代表人物就是向问天向大哥,虽是江湖好汉不齿的魔教长老,但我们看到他更多的是对前任教主的忠诚,对小兄弟令狐冲的仗义,处理问题时的机智、谋略和果敢。同样是对待主角令狐冲,正派的恩师岳不群是防备、猜忌和算计,反派的向天问反倒是在相识的那天与令狐冲同生共死,后来还结为兄弟,这样的设计实在是精彩和深刻。另外一些“魔教”的小人物,如不戒和尚、桃谷六仙、祖千秋、计无施,虽然能力平平、戏份不多,但给读者留下的也多是欢乐。可以发现,其实这些名义上的坏人也不一定真那么坏,反而常常让我们钦佩和喜欢。
书中对正邪之分的讨论,在刘正风、曲阳被逼死的时候,达到一个高潮。两人一个是正派中的名人,一个是魔教的长老,因为音律相识相交。两人的交往完全是出于对音律的追求和热情,可谓是知音难觅。而在从未做过伤天害理的事的情况下,却在正派人士的干预下被逼的双双家破人亡。所谓的正义,却逼死了从没为害的好人,这实在是讽刺至极,也不得不引人深思,究竟何为正何为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