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627阅读
  • 0回复

2021年5月QQ会议记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素社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21-05-03
主持人:田梦瑶

|月会主题:                                      

                                                                                                              如何看待网络暴力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遍及全社会,如今的我们,完全可以做到足不出户便可知天下事。网络暴力一词,在社会中并不少见,28岁女子被造谣“出轨快递小哥”到成都确诊新冠肺炎女孩等这一系列事件都引发了人们关于网络暴力、社会性死亡等话题的高度讨论。那么你是如何看待网络暴力的呢?当你面对网络暴力时,你会怎么办呢?

|注意事项:
① 发言须紧扣主题 ;
② 为节约时间,请与会同学提前把发言写好 ;
③ 每位同学的发言及自由交流时间控制在4分钟以内 ;
④ 会议开始后,请同学们免掉问候,直入主题 ;
⑤ 迟到的同学无需在群里向大家致歉,私聊会议主持人就行 ;
⑥ 主持人会提前将发言顺序通知到大家 ;
⑦ 会议期间请听从主持人的引导,严守会议纪律 ;
⑧ 会议期间字体统一设成: 11号、宋体、黑色 ;
⑨ 会议期间回复讨论中严禁使用网络用语 ;
⑩ 会议期间请避免跑偏话题,节约时间 。

|个人发言:

王胜博素兰的家人们大家晚上好:
在我看来,网络暴力已经成为当代一个社会现象或者社会问题。由于网络信息纷杂,片面理解问题,恶意扭曲事实的现象十分严重,并且有网友仗着匿名制口无遮拦,肆意挑事。而血气方刚的其他网友被带起节奏,不知不觉自己也成为网络暴力的参与者。
近期我们学校就有这样一件事情上了微博热搜。起因是一位大一学生捡到一个iPad(型号忘了),由于平板没有密码,打开发现有不少国外软件,所以该学生在学校发了一个双语的寻人启事。而评论区就有人说他崇洋媚外,等等比较难听的话。该学生在自己QQ空间发表不满,有不少支持他的也有继续攻击他的。但该学生通过创建QQ小号加好友的做法,获知了一些攻击他的人的信息,公开暴露他们的不良言论等等。后来事情愈演愈烈,竟然发展成有关女权的问题。(一脸疑惑)除此之外,我们学校也有段时间被别的学校的人发微博称我们学校男生都是歪瓜裂枣,言行猥琐等等。
可以看到人言可畏。一个拾金不昧的学生莫名被攻击,于是他也选择使用了攻击他人的方式维护自己。而莫名群体批评也是遭人。正所谓现实唯唯诺诺,网上重拳出击。键盘侠们不加考虑,想当然的去为了批判而批判,显得自己很有思想,很有态度,而不少知道这种做法不对的网友,也采用了讽刺挖苦等比较挑起事端的方式来还击。这种方式永远不会有争论的结束。不知道大家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

彭昌俊家人们下午好,对于网络暴力,我感觉是最近几年才有的,有时候看到一些新闻有些人因为网络暴力,然后不敢出门,患上了抑郁症,感觉挺可怕的,有时候我在想假如我被网络暴力了,该怎么办,一想到一出门就要被指指点点,刚开始估计没什么的,随着被人指点的次数多了可能会比较难过。解决方法我觉得多想想自己的家人,对自己不离不弃的好朋友,尝试着做一些志愿,认为自己是有用的人,这样应该好一些。大家觉得呢

田宝莲    亲爱的素兰家人们:
        大家晚上好。
      看到这个主题的时候觉得还挺贴近生活的,虽然觉得网络暴力就现在的生活圈子而言比较少,但是在少有的社交软件上也能看到不少网络暴力。以前刷到网上一些吸引众多眼球的事会有一些自己的看法不过现在慢慢也没有什么评判和关注了,以前我们大学宿舍玩微博比较痴迷,可能女生比较八卦吧,看到有什么刚出来的娱乐新闻大家也会聊几句,有的室友尤其是看到关于自己爱豆的,那聊起来真的是热火朝天的,看到喷子喷自己爱豆的就激动的不行,但是我们还是挺文明的,就算聊起来也没有什么攻击性,看到别人的网络暴力也是没法理解认同。
     觉得网络暴力有点像过于主观的评价一件事吧,在我看来,言论自由是大家都拥有发表对一件事情的看法的权利,没必要在事实的基础上违背事实,不停地添油加醋去抹黑某个人某件事。有的人说的话越多,伤害的人就越多。开始不理解后来和朋友一致觉得在网络上以谩骂别人为手段去刷存在感可能就是闲的吧,虽然有的话说的人没有恶意但是却不知道这些唾沫星子真的会淹死人
       其实不光是网络暴力,自己也在自省生活中有没有随随便便就评判别人,如果我不理解对方,如果做不到包容能不能就只是耐心倾听,有时候理解不了真不是我们的错,所以更不要语言攻击别人了。但是如果我们在网上也遭到了网络暴力的袭击,也没必要忍气吞声,用合理的方式反击回去就好了,不然只是对网络暴力的认同让那些人更加肆无忌惮的用道德约束别人而不是自己了。

秦世芳素兰家人们:
晚上好,以下是我的发言。
网络暴力我并不陌生,很多次刷微博的时候就会看见网友们的评论,对于同一件事情,有些人真心祝福,但有些人就是鸡蛋里面挑骨头,故意找茬甚至造谣。
就像28岁女子被造谣出轨快递小哥一事,就足以见得流言蜚语的可怕,很多网友不明事情真相就胡乱评论,盲目吃瓜,被营销号带着一起造谣。最典型的应该就是之前网上说重庆公交坠河是因为女司机胡乱变道,一开始仅仅凭一段不完整的视频,大家几乎一边倒地网暴、人肉搜索女司机,营销号也乘机吸取流量赚钱。最后事情真相大白之后,那些键盘侠却又不敢吱声了。
都说互联网没有记忆,但是被网暴的那些人是无辜的,他们因为一些莫须有的罪名而被辱骂,甚至失去工作,他们心理受到的伤害不是一两句官方解释道歉就能抚平的,有些可能需要一辈子的时间去治愈,有些甚至因此放弃生命。
所以我只想说,网络非法外之地,即使网络给予我们匿名发表言论的权利,但我们也要珍惜这个权利,好好利用这个权利为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发声,而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猎奇欲和报复心去伤害别人。毕竟莫名其妙的挨骂,是个人都会感到委屈,那我们为什么不能在一开始就保持理性,讲究证据呢?

彭坤楠各位家人们劳动节快乐,以下是我的发言:
对于网络暴力发出暴力的人群,我觉得这类人思想大都不是很正常,有时候要么抢占道德制高点,要么就是不分青红皂白的就一顿秀操作。
诚然,有些人确实做了过分的事情,承受网络暴力,这只是为自己做的事情负责任。
但是有些事情更多的被有心人利用,用来达到自己的目的,然而一些人不分青红皂白的就是秀操作,这就很没必要。
如果当我面对网络暴力的时候,先看待情况,如果自己确实没有做什么,那就于心无愧,虽然我不知道法律这一块有没有这方面的保护,如果有这方面的保护就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如果没有这个模块,我其实对于这些东西也不是很在意,因为别人网络暴力我,换种说法,也就是不敢过来直接找我聊聊,那我也没必要跟别人计较什么,可能我比较懒,一般情况这种人不会得寸进尺,所以我觉得这事情她口嗨过后点到为止就算了。

吴凤园各位家人们,晚上好呀!
对于网络暴力,我的态度一定是坚决抵制。在现在的网络信息时代,对于网络暴力现象,我们似乎已经司空见惯,不管是女子取快递被造谣出轨,还是成都确诊新管肺炎女孩,大面积的网络暴力现象,或者是小面积的辱骂诽谤现象,变得越来越普遍。微博、百度、B站等网站上,充斥着大量的辱骂性、造谣性的难听的言论。
恶语伤人六月寒,即使是生活中简单的一句难听的话都会让我们感到不舒服,更何况是网络上大面积的具有诽谤性、污蔑性、煽动性、侵犯性的言论、文字、图片等。轻者,可能只是造成受害人关闭社交媒体,眼不见心不烦;重者,侵害受害人声誉名誉,影响受害人正常生活,造成抑郁症等心理问题,甚至自杀。在网上随意评判别人、发表观点的键盘侠们之所以感到理所当然、心安理得,是因为拥有网络这层保护罩吗?自诩高高在上的正义维护者,却不知是身处地狱的杀人凶手。
在生活中,我经常会碰到键盘侠营销号们,可是面对这些辱骂、传谣行为的时候,我更多的是无能为力。我能做的只是保持一个理智清醒的头脑、理性正确的去看待,不信谣不传谣,不加入辱骂行列,顺便拉黑举报。在我看来,解决网络暴力现象,除了提高网民的自身素质外,更多的需要网站平台的监管改革和国家的整治监管。
最后,祝大家假期快乐呀,希望大家假期好好休息、玩的开心。

龙帆我们通过网络可以了解到很多信息,就比如微博热搜,每天都有各种新闻,但都是真实的吗?有时候上午看到的新闻,下午就辟谣了,但是一群人已经在上一条微博底下谩骂指责了,尽管知道了真相也不会去道歉,可能觉得这样显得自己没面子,毕竟也不用承担什么责任。我们自己要锻炼一个坚定的心,不管听见外界关于自己什么样奇奇怪怪的声音,那是别人的事情,做好自己就够了。网络暴力的伤害是非常大的,未知全貌,不予评论,每个人管好自己,就少一份伤害,愿世界和平。

罗子雄尊敬的各位素兰家人们:
        大家五一快乐。
    说实话,网络暴力太极端,太情绪化了,网络暴力的施暴者往往都是凭借个人的价值判断对错,并且因为网络平台很多未实名的原因,大家经常表现出在比现实中道德素质更低的一面。甚至由于网络造谣不需要成本,很多人利用信息偏差进行抹黑,辱骂,引导吃瓜群众。
    作为旁观者,我看过一些案例,包括对于丁真的态度,一开始大家都非常好感,但是后续就开始对他进行抹黑,然后无下限造谣,整个就像一场闹剧,网络里的一些人思维都太二极管了,非黑即白。
    所以我个人觉得,网络信息平台要想健康,和平,理性,首先需要实名制。也希望大家能安全冲浪,保护好自己。
    谢谢大家,我的发言完毕。

秦齐堰各位家人们晚上好:
相比于其他对人们造成的伤害来说,谣言是最大也是最可怕的。原来的时候,网络还不算发达,信息化还不够完全普及,谣言带来的负面影响可能不是很大;现如今,随着网络化,信息化的普及,,任何事件的发生都会在第一时间流传到互联网上,被世人知晓,一些网络达人便盲目跟风,现实中唯唯诺诺,网络上却重拳出击,形成一股强大的网络暴力,从而给当事人带来山崩地啸般伤害。
对于如何看待网络暴力,我的看法是管理好自己,不盲目跟风,不随便评价他人,给予别人足够的尊重,有自己独立的思考,正确看待事情。如果当网络暴力向你袭来的时候,保持冷静,只需要客观的诉说事情全貌,其余一笑而过,全部置之不理,自己的生活自己决定,不忘初心、满怀希望一直往前走下去,不需要在乎别人的眼光;反过来想:减少网络暴力和避免网络暴力给你带来伤害,最好的办法就是不和这样的人去争吵,时间会证明对错。

吴伟网络暴力——“正义的人的暴力狂欢
前段时间看到一个推送,一个博主在网上公开教授人肉的方法,后因压力不得不撤稿。前两天,28岁女子被造谣出轨快递小哥一案宣判,网上很多人都觉得判的不够中,但总是关键一步了。联想到之前成都确诊新冠女孩被人肉的例子,我发现很多人都喜欢做正义判官
网络暴力往往有这么个套路,某个人被传出做了某个伤风败俗、有伤正义的事,然后一群正义的网友开始接力,利用自己掌握的搜索技术把那个人的个人、家庭信息都搜出来,接下来就是人身攻击,而这群网友根本不管这个人是不是被造谣的。
除了单纯坏的人,我觉得很多参与网络暴力的人都是被一种不理性、不成熟、不经思考、没有约束的正义感驱使的。我相信很多人都充满正义感,都渴望伸张正义,但是我还坚信许多人内心都有软弱的一面,同时缺乏思辨能力。软弱的一面使得很多人在现实中遇到不平事往往不敢干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网络提供匿名和缺乏法律和道德约束约束的虚拟环境,恰好满足这些人欲喷发的正义感。现实中的懦夫,网络上的莽夫。
其实参与网络暴力的人成分很复杂,但是在我看来很多都是属于跟风的大多数,这本是可以避免的。这一点对我们来说也是值得反思(虽然咱们基金会里面的应该不会有参与网络暴力的),我们有时候一不小心就会被利用来作恶,所以在网络上现实中我们做事之前都要好好想想。

刘欣如何看待网络暴力
各位素兰亲人,大家晚上好!
现在大家越来越离不开网络,网络与我们的工作、学习和日常生活越来越紧密。还记得初三政治里面就强调了网络是一把双刃剑,那还是十年前的政治教材,网络尚不是很普及和发达。网络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很多事情足不出户就可以解决;但同时过度沉迷网络、网络暴力等也无疑让网络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
近年来网络暴力事件越来常见,究其原因可能还是网络暴力犯罪门槛低、政策法规不健全、用户侥幸心理等。正因为现在网络在生活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一旦催生的网络暴力事件影响也很大,对受害人的心理伤害也是巨大的。尤其是对于一些不太适应生活在聚光灯下的人,突然的网络暴力一定会让他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自己的隐私突然置于公众视野下,很多人都会不适应,甚至恐慌。
一个例子是前段时间我们宿舍楼一位同学把快递盒放在了自己宿舍门口,不知道被谁踢到了隔壁门口了,但隔壁宿舍的人也太激动了点直接把快递盒子拍照发在了整个住宿区的微信群里,上面清楚写了名字电话快递物品,质问为什么要把垃圾扔到自己宿舍门口,快递盒里的一些包装袋也都被曝光了。本来是一件小事,快递盒的主人也挺无辜的,自己承受的巨大的压力,想想那个拍照发群里的人也确实冲动了点,网络时代,个人信息这些都是隐私,不能随便曝光或公之于众。
所以网络时代,大家一定要注重保护好个人隐私,不随便曝光别人的个人信息,遇事不冲动,理性解决问题。
我的分享完毕,最后最家人们节日快乐~

蔡家莲各位长辈、同学们:大家好。以下是我的分享:
关于今天讨论的主题——网络暴力,我想从本质来说,这跟以前的家长里短传闲话、挑是非没有什么区别;都是一群无聊之人、滑稽之人,以他人之事作为自己过嘴瘾的消遣。热衷网络暴力的人,他们根本不关心事情的来龙去脉,更不关心事情真假,也不关心被攻击的人到底是谁(只要不是自己就行)。不论事实如何,他们都能从其中找到攻击的点,然后就如苍蝇叮破蛋一样呼朋唤友集中火力进行攻击。在网络上攻击他人,不需要事实依据、不需要调查取证,甚至不需要逻辑,只言片语、捕风捉影就能杀人于无形。究其原因,我想莫过于施暴者作恶的成本太低,而被害人维权的代价却太高;而网络将这个施暴成本和维权代价之间的差额无限放大。
面对网络暴力,千万不要试图在网络上打嘴仗,这样的辩论只会招来更多攻击:你证明了此事的清白,他们就会攻击你的彼事,于是你便会陷入被攻击——澄清——被攻击——澄清的恶性循环,没完没了,直到你证明自己是一个完美受害者。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施暴者轻轻动动嘴皮子就能让被害者用尽所有力量来进行应对,直到受害者被榨干每一分精力和被围观、被消费的价值,然后施暴者便会将注意力转移到其他的人和话题上去。也正因此,没有哪件网络暴力能够一直持续,过了一段时间,也就慢慢被淡忘了,但是受害者所经历的煎熬和所受的伤害却不是轻易能够平复的。
本次杭州的取包裹事件女主角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解决方式:诉诸法律,决不妥协。姑息坏人,就是纵容其作恶,久而久之,坏人只会将作恶当作理所当然。这次案件的判决结果不仅会极大地鼓舞网络暴力的受害者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地权益,也让施暴者付出了代价,震慑后来者。

洪庆浩各位家人们大家晚上好:
可以说直到现在,网络暴力仍仍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因为并未有成熟的法律去约束管理网络暴力。在我看来,网络暴力的发生有三个原因:一是很多人无法筛选信息,面对信息只会一味地吸收,而不知鉴别。二是许多的网络暴力满足一些人猎奇、吃瓜的心理,这些网络暴力就利用性格的弱点,从而达到被大家接受的目的;三是目前并未有健全的法律去管理网络暴力,许多人都抱着法不责众的心理或是盲目相信谣言,就随便传播谣言。在这个日新月异的网络时代,主要还是得加强网民的素质。因为在现在这个压力倍增的时代,在社会这个大背景下,这可能也是某些人急于发泄压力的方法,也是某些别有用心之人的利器。我们要做的就是保持清醒的头脑,在真相未明之前,绝不评价,不能成为平庸之恶的一员。
面对网络暴力,首先得平复心情,绝对不能以暴制暴,对于小的暴力,我们可能也没办法申诉,所以好的心态就尤为重要了,忽视它们可能是一种可行的方法(一般难以做到)。对于大型事件,我们可以拿起法律的武器进行维权。但不得不说,维权之路还真是不太好走,但我们一定得让造谣者付出代价。
我的分享结束,谢谢大家。祝家人们假期快乐。

黄杰  家人们五一快乐!我来说说如何应对避免网络暴力中的几小点。首先一定要注意隐私安全,比如身份证等打码,尽可能使用邮箱注册某些APP或者网站。现在互联网很大程度上是透明的,可以通过社工来弄到关于你的各种资料包括电话号码家庭住址等等,然后很有可能会从网络暴力转换为现实生活中的暴力。当然最好的办法是做一个游客,不接触网络是不可能的,而当一个游客意味着自己只是一个浏览量一个访客,不评论不点赞也不踩。当然如果你真的面对网络暴力的时候你可以选择看开一点,让别人自识无趣;实在冲动忍不住感觉不爽也可以试试发泄情绪,能忍则忍,建议最要去尝试短信电话轰炸或者通过社工等等使线上转变为线下暴力。

王淳康亲爱的素兰家人们大家五一快乐:
网络暴力我虽然没有经历过但是对于这个还是有一点了解(只有一点������)。首先我觉得网络暴力甚至于有时候比暴力更可怕,毕竟暴力上你是受害者但是同时你也是站在公理的一方,但网络暴力直击心灵,会让人感觉到全世界都在和你作对,一天感觉一直在被监视,而现在不上网不聊天甚至于交流的机会都很少,直接导致孤独无法排解,我觉得这很恐怖。其次网络暴力杀人于无形,现实生活中的暴力往往有凶手,而网络暴力你找不到凶手,甚至人人都是凶手,法律的武器在这里往往失去了效果,而被人肉出来往往对现实生活都有很大的影响,有的人不堪重负,死因只能归结于自杀。
我如果碰到了网络暴力(没试过,瞎说说),无非就是注销账号,关闭评论功能,网络上不要公布任何个人信息,直接消失等时间过去,键盘侠门好像都很健忘,有不断的下一个可以网络暴力。

龙志远素兰的家人们晚上好!
      首先祝大家五一能有一个愉快的假期!下面是我的发言:
        网络暴力我觉得最可怕的一点是,施暴者往往就是像你我这样现实生活中一个个普通人。看了网上极具煽动性的言论之后,心里一股所谓的正义感油然而生,骂两句似乎也不为过,罔顾事实的真相究竟是什么,对他人的谩骂变成一种情绪的宣泄,更有甚者人肉他人信息,对别人的现实生活带来不可逆转的伤害。这样的人也不是什么穷凶极恶之徒,反而是现实世界中的芸芸众生。
        也许我们多思考一点,面对过于网络上的信息保持警惕性,现在我对于网上甚至是现实生活中一些过于片面和情绪化的描述都会下意识地怀疑,以防被带节奏,对别人的是非对错也少做评价,毕竟我们生活的世界并不是一个非黑即白的世界,有时候换个视角看待同样的事物都会有不同结果,更何况看人呢?
      对于实行网络实名制,在未来也是一种趋势,通过刑罚的方式,对别人正常生活造成重大影响事情变少,网络世界也不应该是毫无约束的法外之地。但我觉得法律的作用是有限的,因为法律只可能处罚像网络暴力发起者、还有中间一些过于激进的人,但是对于很多看热闹不嫌事大的人来说,他们只是骂了一两句而已,难道也要用相同的惩罚去要求他们吗?似乎有点太过了,可是不是他们的推波助澜的作用,挑事者又怎么会将事情闹大呢?一两句谩骂似乎不足为惧,千言万语汇聚在一起,却像刀剑一样直插人心,所以有时候关闭评论区不失为一种好办法。
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

王彬   网络暴力和校园暴力等等有关群体暴力的问题已经成了一个社会议题。不免承认遭受网络暴力是一个很令人窒息的事情。
   我想在遇到以暴力为命的事情的事情,我们很容易从弱者出发,或者说是从某一条件下的舆论、信息处于劣势的人出发思考问题。
   恰好凭借现在互联网媒介的特点,信息传播速度快但是信息趋向于片段化,内容并不完整,而且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普及让人们更加陷入信息茧房,以至于在面对这些问题的时候我们太容易被表面化的证据蒙蔽,也就造就了借此消费大众信任的事件。好比前年的南航空少性侵事件,背后操盘手借住"性侵"" LGBT群体"本身就政治正确的特性,成功让大众对南航空少实施了一次网暴,当然最后的证据表明这次网暴是一次报复,这个报复最后成成功踩在大众痛点上,势必加重本来就不算多的大众信任。或许应该看看一部丹麦电影《狩猎》,虽然说的不是网暴,最后不难发现电影其现实意义可以安在大多数的这种事件上。
   但我绝对不可能在宣扬"受害者有害论",想法我尤其讨厌在一些语境下让受害者背锅的调调,只是希望下一次遇到网暴或者其他暴力已经各种敏感的问题的时候,我们要发声,但不要让子弹太快落地,因为我们的价值判断太容易帮我们做出选择,而这个选择很可能先于事件本身。给事情热度,但不要急着给事情定性。

蒋丹大家晚上好,以下是我的发言:
关于网络暴力,我觉得,我们平时自己在网络上应该多注意言行,不要去做一个网暴别人的人,也不要因为小事发生争端。而且现在网络上的信息半真半假,我们要有自己的判断方式,不要盲目的听信别人的一面之词。不带节奏,不说脏话,不做违反法律道德的事情,这样除非极少数情况,应该是不会有别人针对你的,管好自己就可以了,别人的生活我们无需插手。
然后尽量不要在网络上发布自己的个人信息,自己不找事,不代表别人不挑刺,要时刻保护好自己的隐私。所以自己的照片、日常生活、家庭地址之类的会暴露自己现实生活的东西,尽可能的都不要分享在那些公共网络平台上,要保护好自己。


吴吉海大家好!​以下是我的分享。
网络暴力是指网民在网络上的暴力行为,是社会暴力在网络上的延伸。网络暴力不同于现实生活中拳脚相加血肉相搏的暴力行为,而是借助网络的虚拟空间用语言文字对人进行伤害与诬蔑。对于我们来说,最常遇到的可能就是一些恶毒、尖酸刻薄评论来进行人身攻击,也有可能是我们和“正确”的“多数人”对他人恶语相向。
  当面对网络暴力的时候,根据我长时间混迹在百度贴吧的经验,有一个大心脏和厚脸皮可以无视一切恶毒的评论,在我看来,文字的攻击力小于言语的攻击力,言语的攻击力小于身体暴力的攻击力,毕竟我也不是什么“名人”,不会遇到很多人来攻击我的情况,对于那些个别的恶意评论,我都无所谓的。
  其实对于我们来说更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思考,不要随意地去网络暴力别人,对于我们吃瓜群众来说,很多时候得知的信息都不是最真实和全面的,那些热点事件经常都是反转再反转,在一切没有尘埃落定之前,自以为正义的评论都可能给真正的受害方带去痛苦。但是要我去仔细寻找线索去思考我又觉得太累,所以我从来都是只吃瓜,不评论。


吴涛洮  我觉得产生网络暴力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网络的虚拟性,网络中大家并不知道彼此的真实身份,个人微小的情绪、在现实生活中一闪而过的念头、或者不敢说的,都会在互联网上被放大。一些人在网络虚拟的世界中尽情地宣泄自己对现状的不满,很容易出现一些极端言论,从而形成网络暴力。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个人道德观念的缺失。此外,一些网民丧失了自己的理性判断,多数网民对网络上的言论采取盲从的态度,也是原因之一。
  怎么面对网络暴力。我觉得,什么都不会做,调整好心态,不太在意,不去理会可能是较好的应对方式。此外,我们也应不信谣,不传谣。很多时候我们接收到的信息也并不一定是最准确的,有可能是经过别人一番添油加醋之后,或是以讹传讹,当自己知道的信息不够全面的时候,容易冲动,做出错误的决定,所以不管遇到什么事情,一定要保持理智。最后,如果自己遇到了网络暴力,可以直接向官方举报,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


张小平各位家人,大家晚上好!
“现实中我唯唯诺诺,网络上我重拳出击”这句话很好的诠释了网络上的“键盘侠”。网络的发达孕育出了一大群喷天喷地喷空气的网络喷子,他们拿起手中的键盘在网络上执行着他们所谓的“正义”其实只是听了别人的一面之词。几年前,治病救人的女医生,本就是整个事件的受害者,最终在一群“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的谩骂中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而整个事件的始作俑者却任然自由自在。前段时间的辛巴假燕窝事件,本就理亏的辛巴却理直气壮的曝光他人信息,导致维权女士被谩骂,恐吓,正常的生活都被影响。最后辛巴也只是因为卖假货被罚。本就对网络带过有些许偏见的我,在这之后对辛巴更是反感。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各种论坛里都弥漫着谩骂,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人们开始喜欢在网络上互喷。在一次次血淋淋的事件后,网友们发现自己好像做错了,现在经常能看到一句话“不知前因后果不做评论”。但是这样就能忘记过去发生过的事吗?
  很早以前就听说过网络暴力,那时候还流行着“人肉”,通过网络寻找他人的信息最后去恐吓,攻击。
   任何事件的对错,不应该是凭借个人感觉做出判断。我们更应该相信法律。相信正义最终会来临


周小诗大家晚上好!
    网络暴力,这是现在很常见的一种现象,网络在好像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变成了一个能“释放天性”的不法之地,不乏人在这里找所谓的自我价值,自我存在感,以高的道德标准标榜自己,发出一些不合适的言论,从不顾及是否有伤害到他人,或是为了吸引流量,以不正当言论恶意攻击他人等等。
    当今的网络上,不乏笔诛墨伐他人的人,也不乏被笔诛墨伐的人,因为在这个曝光度极大的社会下,谁有能保证自己万事皆走在道德标准之上,做到让每个人都认为你是完美无缺不需要被批判的呢。
    我也很庆幸因为小时候追星接触过网络暴力而产生了深深得执念,致使现在的我学会了保留自己的观念,不随意发声,发声也将要在必要且深思熟虑之后,同时学会理性看待问题,因为人有时候很容易被左右思想,不自觉成为伤害别人的成员之一,另外学到的一点就是,在面对恶意言论时,沉默和坚持是最好的防卫。
    “你微博、朋友圈发的每一句话,日后都可能成为呈堂证供!”,希望以后的网络大部分都是理智的批判,少一点无理的是非。



|地区总结:
北京地区总结
  ① 内心宁静平和的人,不会轻易诉诸暴力,不论是语言还是行动上,不论是现实中还是网络中(杨秀春)
② 理性吃瓜,不信谣不传谣,守护自己和他人的网络净土(秦世芳)

广东地区总结
① 网络暴力可怕往往是因为不知全貌就评论,然后一堆不知情人看到后跟风。也许他们不知道这三言两语对他人的伤害,但是愿每个人不要被别人的评论影响,别不知道事情原委就去抨击别人(马慧龙)

华东地区
① 网络上谨言慎行,保护好自己。(蒋丹)
② 保持理智,学会判别,不盲从。(吴涛洮)

大中华地区总结
① 用暴力对抗暴力不可取  (王胜博)
② 从网络暴力中脱身的两个办法:一,让自己成为小透明,让追腥逐臭者没有可消费的点;二,法律武器,坚决反击。(蔡家莲)


|彭先生总结发言(感谢杨秀春师兄和龙米师姐的发言)
彭定中 2021/5/1 19:27:01
1. Happy May Day! Let’s first thank 田梦瑶 for selecting and leading us through the good sharing of tonight's topic “如何看待网络暴力”
{1、五一劳动节快乐!让我们首先感谢田梦瑶为我们选择了“如何看待网络暴力"这个主题,并带领大家进行此次月会讨论}

2. As we all know 网暴 today becomes one of the most serious social problems around the world. It started as what 王胜博 said ”于是他也选择使用了攻击他人的方式维护自己“. But as we can see the problem is not becoming better, but getting worse. Therefore, we need to 杜絕暴力, like 马慧龙 said “以暴制暴的作法往往是不可取的”, but of course it is not easy!
{2. 正如我们所知,网暴如今已经成为全世界最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网暴始于王胜博说的: ”于是他也选择使用了攻击他人的方式维护自己“.但是我们也看到,这样并没有使情况变好,反而是更糟了。所以,我们需要杜絕暴力, 像马慧龙说的 “以暴制暴的作法往往是不可取的”, 但是杜绝网暴也并非易事.}


3. On the internet, we can see people become very extreme and emotional, but as 蔡家莲  said “我觉得也有可能是那些不极端的人都不会随便发表意见,所以我们看到的意见都是极端的居多”
{3、在网络上,我们会看到人们变得非常偏激和情绪化,但就像蔡家莲说的,“我觉得也有可能是那些不极端的人都不会随便发表意见,所以我们看到的意见都是极端的居多”}

4. To address this problem, at the end we have to address the problem of the human nature. Our eyes are growing on our forehead, people are quite self-centered and selfish. With the convenient and available platform provided by moder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today, the greedy, selfishness of a small group of people can bring lots of misfortune for others.
{4、要解决这个问题,归根结底还是要解决人性的问题。我们的眼睛长在前额上,人们很以自我为中心,很自私。在现代通讯技术提供的便利和可用的平台下,一小群人的贪婪、自私会给别人带来很多不幸。}

5. Internet brought us the social media, but it may also brought us the false news and information.  It’s very unfortunate that 繪聲繪影of the false news and information can normally better attract people's attention. We are therefore paying a huge price for the convenience of the internet social media brought to us.
{5、互联网给我们带来了社交媒体,但也有可能带给我们假新闻和谣言。很不幸,假新闻和谣言的绘声绘影,通常更能获得人们的关注(更能抓住观众的眼球)。因此,在享受互联网带给我们社交媒体的便利的同时,我们也付出了不菲的代价。}

6. We should look at 网暴 not just at personal level but also at the country level. We really hope that the technology of the internet can make the world better connected. However, what we have seen so far is that it has also brought more rivalry and conflict amongst the countries in the world. Instead of demolishing the wall between us, it has built a higher wall to separate us in the world, and create more suspicions amongst the people of the world.
{6、看待网暴,不仅要从个人层面来看,也要从国家层面来看。我们真切地希望互联网技术能使世界更好地联系起来。然而,到目前为止,我们看到的是,它也给世界各国带来了更多的竞争和冲突。它没有拆毁我们与世界之间的墙,反而建造了一座更高的墙把人与人,国与国隔离了,并在人们中间制造了更多的猜疑。}

7. Most recently the false news and information on what happened in Xijiang and Hong Kong can also be considered as a very serious 网暴 at a country level.  Just like the personal 网暴, it is not very easy to be resolved. As 蔡家莲 said “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 But we also know that as what 蔡家莲 said again that “没有哪件网络暴力能够一直持续,过了一段时间,也就慢慢被淡忘了。”
{7、最近发生的关于新疆和香港的假新闻和谣言,也可以被视为非常严重的国家层面的网络暴力,要解决这种问题非常不易。就像蔡家莲说的, “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不过我们也知道,就像蔡家莲又说的,“没有哪件网络暴力能够一直持续,过了一段时间,也就慢慢被淡忘了。”}

8. For tonight’s discussion of both personal as well as country level of 网暴, the best thing we can do is like how 龙帆, 秦齐堰 and 灵华 has helped us to conclude it nicely:龙帆: 网络暴力的伤害是非常大的,未知全貌,不予评论,每个人管好自己,就少一份伤害,愿世界和平。
秦齐堰 / 彭灵华: 对于如何看待网络暴力,我的看法是管理好自己,不盲目跟风,不随便评价他人,给予别人足够的尊重,有自己独立的思考,正确看待事情。
{8. 对于今晚关于“网暴”这个话题,从个人和国家两个层面来看,我们可以做的就是像龙帆, 秦齐堰和灵华总结的那样:
龙帆: 网络暴力的伤害是非常大的,未知全貌,不予评论,每个人管好自己,就少一份伤害,愿世界和平。
秦齐堰 / 彭灵华: 对于如何看待网络暴力,我的看法是管理好自己,不盲目跟风,不随便评价他人,给予别人足够的尊重,有自己独立的思考,正确看待事情。}

9. Given the downside of internet, some people may be missing the time when we didn’t have internet platform for people to display their freedom of speech.  Let’s have the faith and the courage to hold on to the goodness in ourselves, and hope the goodness in each other no matter how difficult it is to do so.
{9、说了这么多互联网的负面影响,有些人可能会怀念互联网出现之前的日子,那时没有互联网,也没有人们在上面自由发表言论的网络平台。 但我们还是要心怀信念和勇气,看到我们好的方面,彼此心怀善念,不论它有多不容易。}

10. Happy long 五一假期 in China! Looking forward to seeing you all again next month. Let’s all take good care and good night!
{10. 各位五一假期快乐! 期待下个月再见。大家好好保重,晚安!}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