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结婚,我回到保靖老家住了几天。有一件小事,让我印象很深圳。
婚礼当天真的很忙。我当时主要是开车接送客人(酒席是在保靖县城摆,乡下来的亲戚、熟人达到县城后,很多人都搞不清楚怎么到达办酒席的地方,电话里讲清楚也很费劲,他们又舍不得花钱打车——虽然打车10块钱都花不了。所以有时只能靠我接接送送。有一次大哥让我送几个村里的熟人去车站——他们吃完了酒席,要回去了,我需要把他们从餐厅送往车站。一共有6个人。他们看见车后,都顾不上和我客套客套打打招呼,生怕没有座位,一拥而上地抢着上车去了。有些人看后面挤不进去了,连驾驶位也要上,我真是苦笑不得——你就不想想,你坐了驾驶位,这车还能走吗?我一个劲地解释说,不能坐这么多人,警察会罚款的,你们先下来两个人,我送完这一趟后,会马上再来接你们。但是他们谁都不愿意下车……耗了有几分钟,好说歹说,最后有两个人不太情愿地下车了。我一再和他们说,哪里都别动,就在这里等我,我马上来接你们!大约20分钟后,我送完了那4个人回到原地时,发现那两个人不见了!我不知道他们是溜达别的什么地方等我去了,还是自己坐公交车走了,还是又溜回酒席去找别的熟人去了……我又没有他们电话(就是村里的熟人,我两、三年也见不上一回的那种)……我抓住两个路过的年轻人——是两个刚刚参加完婚宴的我的后辈——让她们去酒席上帮我找找这两个人,她们去找了,没找着。我又打电话给我哥,问他知道不知道这两个人的电话。我哥在那边已经忙得快飞了,说你自己处理吧。我打电话给可能有他们两人电话的亲戚,有的没接电话,有的也不知道,最后只好不了了之。我就去忙别的事了。
这件事,我想不明白,为什么这些人这么不情愿坐第二趟车?第二趟车两个人舒舒服服的,还不用和人去挤,不香吗?那趟回乡下去的公交车都被我哥包了,他们也不用担心坐不上车……
后面我的结论是:
第一,他们太短视,他们只认眼前的东西。我给他们说一会我会来接他们,他们心里想的可能是,这谁说得准,这世上没什么东西是可信的。
第二,他们有点自私,不会站在对方的角度设想一下。一方面是,即便知道车超载了警察会罚我款,或者就是大家谁都走不了,他们也没有人站出来说我下一趟走。再一个就是,那两个下车了的人,后面自己走了,也没想想说,我回来后看不到他们会着急,会各种找他们……
我可能是很久没有和村民打交道了,这次算是让我实测了一把我们村村民的素质。我感觉这几个人的表现,并不是特殊现象。
当然了,有一点还是要说一下,这些人和我们家的关系只是同村的熟人而已。如果是关系近的亲戚,应该是不会发生这种情况的。倒不是说我的亲戚素质比这些村民高,而是说,因为关系近一些,无论如何,他们不好意思这么不配合我,他们也会更相信我。
絮絮叨叨吐槽了这么多。不知道大家有什么看法和经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