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大学四年的学习经验,想要完全掌握一门课的知识,一定要有知识输出。我大学四年最经典的做法就是——抄书。当然不是全部抄,死抄是没有任何效果的。我一般是抄(或者默)书本的章标题,节标题,然后把一小节里的关键知识点摘录下来,都抄在一张A4纸上,形成一个知识框图。最后把知识框图背下来,记在脑子里,这样在回忆的时候基本可以把知识框图展开,遍及书本的所有知识点(有时候我发现自己连书本的哪一页都能记住)。
经典的教科书里的章标题,节标题都不是随便取的,都有其内在的逻辑关系,对全文有提纲挈领的作用,大家应该能注意到。这也是为什么一定要抄章标题,节标题。
大学四年这个方法真的是屡试不爽,基本很少有学科低于90分。当然,现在看来这个方法有一个问题,就是不利于保存,现在那些A4纸基本都丢的差不多了,其实如果以后我想要回想某个学科的知识,这些知识框图是很宝贵的资料。
暑假学习了一个软件,叫XMind,就是专门用来绘制思维框图的,上手简单,免费版的功能基本够用。只需要掌握三个键,Enter, Backspace, Tab三个键,就能画好一张思维导图了。我用这个方法在一周时间内学习了《计算机组成原理》,感觉效果还不错。
大家可以尝试尝试,个人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