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2259阅读
  • 3回复

聚会感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彭苑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9-02-20
过年的聚会首先让我和大家得以一聚,并且得以很多,彭先生的几堂课也是让我受益匪浅,我是大二才加入基金会的,在这个分水岭的左右我自己不管在性格和自己的价值观方面都学到了不少,也改变了不少。

我从小生活在农村,家人也经常在耳边说读书是最好的出路,我做到了,但我听了彭先生的演说后更是觉得,等读完后或是有朝一日称得上是功成名就后再回去为这个土生土长的故土做出微薄之力,或许更难做到,我考完高考的第5天就来到了长沙,一来想是否要复读,二来在画室找了份工作,但真没想过考上大学后该为家乡做些什么,可能因为年轻。但这不免说是我们从乡村的大学生的一种缺陷,我们脱离了农民的表面,放下了锄头;体会着城市带给我们的方便,热闹,和梦想。美好的景象不停的在自己的脑海的呈现又不断地被修改,我们不会停下,就像停下锄头后边就过不了这个季节,这种紧迫感让我们在新的环境里有着强力的生命力。但在这背后。就像电脑,不断地更新和完美,但病毒无所不有。我们需要一种价值观来给我们一些提醒。在素兰德大家庭里,和睦,爱心,善良,进取;就像铁轨一样扣着我们,让我们迅速而又稳步的为着共同的梦想飞驰。

我们是幸运儿,我经常给我身边的人说我考上大学是我的幸运,虽然现如今的大学生遍地都是。因为她给我提供了我的另一块踏板,只要我好好把握,便会再次向前跃进。彭先生用自己的经历和经验给我们在这方面上了一堂“大课”。在学习,工作,做人,交友等方面使我受益良多,每一句话的蹦出都是一种价值尺度,我随着彭先生演说的这种尺度不断地衡量着自己的行为,补充着自己的缺陷。我觉得这种意义是巨大的,也正是我们所需要的;书是一种理论的价值尺度,而彭先生为我们补充了现实价值标准。

“向中国贫穷挑战”, 而在彭先生看来,“贫穷的真正定义是没有机会。这个世界上,小部分的人拥有大部分的机会,大部分的人缺乏机会。机会分配不平均是世界不和谐的根本缘由”。记得和我一起从昂洞乡小学保送初中时的叫彭艳的一位同学,很巧和我名字相似,父亲以前老把她的成绩当成我的,应为她比我优秀。但因为家庭贫穷在加上初三的一场火灾,我们班师生派代表尽了份微薄之力。但这并远远不够给她机会在进校园,她綴学了。只要她有机会,我相信她会比我做的好。素兰学校在此让我们理解得更透,更深。彭先生的演讲也把我们的心与此拉得更近,更亲。我们是这样的人,但我们凭着自己的努力抓住了机会,但机会会产生机会,这就是素兰精神。

短短的三天,虽然短暂,但所谈到的是我们一辈子不一定能及的,但我会努力。
离线尚迎芳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09-02-20
读初中时,我和彭艳住在一个寝室,为她的辍学我感到很惋惜,虽然快8年没有和她见面了,但是现在依然还能记起她8年前的样子。我们是幸运的,我们要抓住机会。
离线刘格斯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09-02-20
我觉得每一个加入大家庭的亲人背后都有一些心酸的往事,但我们一定要振作,要坚强,不管发生了什么,只要我们坚持,我相信我们会成功的,至少在自己的人生中是一位成功者。
刘格斯
离线彭灵华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09-02-23
    是的,能在这个大家庭真的很好,我们也要把握好机会,让机会创造机会。
坚持不懈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