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龙米的“午夜惊魂”贴,想起自己昨天发的朋友圈感慨职业对人的影响真的很大。
朋友圈内容如下:发现家里水费不正常,继而发现水表自己偷偷转,已向自来水公司报修。现在已经在脑海里演练过了如果确实是水表坏了,之前多交的水费怎么要回来,包括但不限于怎么保存证据,怎么发律师函,甚至怎么准备起诉状,线上开庭。嗯,现在在想调解方案大概到什么程度我可以接受。
因为我基本做的都是诉讼案件,客户发现问题找到我们后,我们第一反应就是解决问题,满足客户的需要。诉讼律师解决问题的办法可能包括的重要环节差不多都在朋友圈里了。可见工作的内容已经使我的思维形成一个定势。当然,我觉得解决问题导向的思维定势是有其可取之处的。所以我觉得律师这个行业很锻炼人,即使每天都想辞职去混吃等死但是现在还在坚持。
基金会的其他小伙伴,你们的职业对你们有什么潜移默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