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遗憾于上次与彭先生的聚会没能去,很幸运的,彭先生不久后的今天又来了。
远远的看见彭先生,他就开始向我们挥手,近了,跟我和向芃亲切地握手,这一无声的鼓励我们一直都有感受到。与彭先生三个半小时的相处真的有学到很多东西,记忆是会淡去的,但对于这份珍贵的记忆,还是白纸黑字来的实在,也能让素兰家庭里面的其他人也感受一下我们席间的氛围。
~~记得彭先生曾在网站上发过世博会的照片,我有在下面跟帖请教彭先生对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一口号的理解,首先彭先生肯定了这一口号的不足之处,与杜邦公司的“Better Things for Better Living”企业口号相比,似乎真缺少那么一点儿感觉。彭先生对这个的解释重点着落在“人”这个字上,一个人冥思苦想,单干是没有什么长进的,必须要通过与人的接触与交流,才能发现自己的不足,吸收别人的精华,不断地提升自我,又回到了夏天说的“学习——自我内在化的过程”这一话题,而这与人的接触、人口的汇集、相互的学习以及人口密度的增大所引起的必然的有限资源的合理利用、环保绿化等等这一切都是城市的元素,所以说我们对这一口号中的“城市”的理解更应该趋向于“人多”的地方。不可否认城市硬件设施的重要性,但随着人口的聚集,这一切都不是问题。最后大家一致同意彭先生的“美好的城市,美好的生活”更易得到人们的肯定这一观点。
~~彭先生他们现在又在准备在有的地方培养一批高素质的校长和班主任,问我们印象中的好老师其具备的什么品质让我们难忘,向芃好像说的是要有责任心,灵华姐说的是要公正,我说的是要有爱心,外在的条件可以培养,但内在的品质是不易改变的。彭先生接着跟我们讲了他在一所学校里分别问了校长和老师他们的难处,答案不约而同的指向了钱!他们说电脑不够,排着队备课,彭先生便说给他们买几台电脑;他们说没有机会去外面进修,彭先生说给他们办一个自学班,给他们学习资料与光碟……这些都只是一些表面的东西,最终在我们大家看来就是人少,资源多,人才少,岗位多,缺乏竞争意识、工作压力。又回到了供求问题。
席间还聊到了香格里拉的“horizon”与“噱头”;利丰的经营形式;彭先生自己的塞鼻原理(期待向芃的解释)……
人的记忆都的是有限的,这两天我忙的差不多都忘掉了,有错或者是不全的地方希望出席的成员帮我纠正一下啊,谢谢啦!
从他们上次聚会就开始有点嘶哑了,跟我们聊天聊得挺辛苦,但却一直保持着良好的精神状态,真的很感动,让我们一起来祈祷彭先生嗓子和鼻子快快好起来。
期待夏天的家访与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