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2911阅读
  • 3回复

网站的意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杨秀春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8-03-20
彭定中先生曾在某次“聚会”时明确地向我提出过,一定要让每一位同学都参与到网站的制作中来,要让每一位同学都分享网站的成果。关于这一点,我理解并尊重彭定中先生的意愿,我也希望大家都理解这份意愿。

网站是我们大家的,是素兰基金会这个大家庭的网上家园。网站的制作,因为专业的原因,我难以做到大家都来参与到。但是网站开通后,这里就是我们的家园了。彭定中先生希望每一个同学都到这里有所承担,有所收获,把这里当作一个心灵的家园。我想这是我们网站的一部分意义。

彭丽明阿姨告诉我,以前彭定中先生曾提出过,我们基金会成员之间用什么来联系?用爱。

我不知道,在内心里大家对生活、对人生是一个怎样的态度。我说一说自己的。这一段时间我过得不太顺利,但是我知道,我的朋友、亲人都在关心我……一言难尽,也许正是因为不如意,我反而在这段时间对于人生有了更多的一些认识。

很多话,可能大家听多了,会觉得无聊,空洞,是套话,没有意义……实际上那些都是很真诚的话,但因为人生阅历的关系,可能现时段的我们还体会不到。就如我们看见别人上台领奖时,总是要多谢这个,多谢那个,觉得那真老套。实际上,如果有一天我们也因为某个成绩而站到领奖台上去,我们也会感谢很多人——有时,只是一个小小的成就,我也会满怀感恩。


因为要给基金会写一些基本的对外介绍的文字,我去和彭丽明阿姨、曼华姐她们了解基金会的历史,了解基金会创建人彭晏素兰老奶奶的生平,等等。知道我的用意后,彭丽明阿姨当然很愿意帮助我,但是她说,有些事情他们真的不愿意对外讲出来,因为那样会让人觉得他们是在追求名誉。她同我说,“我同你说这些,你就当是听一听她老人家的故事,一定不要写出来”。她讲得也不多,总共就是几分钟,就讲完了。完了后她说,“我哥以前是从来都不爱名誉的,我不知道他现在人老了是不是有一些变化……”。阿姨指的是,当初我对网站的定位,很明显是偏向于对彭定中先生作介绍和宣传的,凡是看了的人都能感觉出来。当时我心里还比较犹豫,在想怎么给网站做些改变呢。结果,同样是那个下午,彭定中先生给我打来了电话,很明确地同我说,网站一定不要以他个人为中心,“网站应该偏向于基金会这个组织。我只是基金会里的一员。怎么介绍你小马,就怎么介绍我”,“我们的网站主要是给我们的同学们来用,是一个虚拟的学校, virtual school,大家通过这个学校来发生联系……所以英语的版本就不用了”……很明显,彭定中先生在力图淡化他个人的对外宣传。这也是网站之所以要改变定位的由来。

那个下午我很惭愧,因为自己的“小人之心”——我之前对网站做的定位,显然就是在让他们“追求名誉”。

对于基金会的创建人彭晏素兰奶奶,我在《基金会介绍》里力争用最简洁的语言将她描述出来。但是我对她实在所知甚少,所以我只能把彭丽明阿姨告诉我的都写出来了,违背了她“一定不要写出来”的意愿。我想,一个人是不是追求名誉,世人是看得出来的。我们的彭晏素兰老奶奶,彭定中先生,基金会里的其他亲人,他们是在为“名誉”做这件事吗?我想不是。

若是为了名誉,以彭定中先生这么智慧的头脑、这么丰富的阅历、这么广阔的人脉,他可能早就成为名扬四海的慈善家了。

我在网上搜索彭定中先生的资料,发现一个印象:他的照片,十有八九是在对人微笑。被美国企业界誉为“东方管理巨子”的他,一直强调“用心待人”。我们不可以从这里学到一些东西吗?

我们真的很幸运。
[ 此贴被杨秀春在2008-06-19 13:43重新编辑 ]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离线谢杰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08-11-15
    我们真的很幸运.
      对啊,我们好幸运!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山有木兮木有枝,心说君兮君不知.
离线刘智勇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08-11-22
同感
离线彭灵华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08-11-24
彭先生一家人给我的印象都是和蔼可亲的,能遇到他们是我们的福气,
我们能从他们的身上学到很多的东西。要好好珍惜这个家,把这份爱心传递下去。
坚持不懈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