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406阅读
  • 9回复

向摄影大师爱德华·韦斯顿致敬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彭苑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15-03-31
3月24日是摄硬影大师爱德华·韦斯顿诞生129周年纪念日.  韦斯顿于1886年生于美国芝加哥附近的一个家境不太富裕的家庭。十几岁时,每天上学步行10英里。为的是省下每一毛钱车费,买一架照相机。十六岁那年,韦斯顿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愿望,花11美元,买了一架旧相机。他的处女作是在芝加哥华盛顿公园里拍的一幅雪景。照片刚印出来时,他非常高兴,激动得浑身发抖。过了几天,心情平静下来,这才发现照片还不够完美:树大黑,雪太白,缺少层次。为了追求理想中的完美境界,韦斯顿在摄影艺术领域里,开始了一场为期46年漫长的探索,直到1948年得了震目性麻痹症(Parkinson’s Disease),才不得不放下照相机。

韦斯顿几乎没有受过什么专门的教育。在二十岁到五十岁之间,主要是靠开设照相馆,拍摄商业人像的收入来维持生活。1932年,他和安塞尔.亚当斯、范迪克等志同道合的影友,组成了美国摄影史上有名的 “f/64群体”。 1937年五十一岁的韦斯顿摄影生涯中一个重要的年头。这一年。他获得了美国著名的古金汉姆奖金。从此,韦斯顿对他早就腻烦的照相馆人像摄影说了一声再见,下定决心,把他全部的时间和精力,完全投进了自由创作的天地。

韦斯顿的性格。是喜欢自然,讨厌城市;喜欢清静,讨厌喧闹。韦斯顿和某些著名的摄影家不一样,他的创作没有什么固定的范围,几乎什么都拍:人像、工厂、湖光山色、沙丘上堆、石块贝壳、枯干老树,以至辣椒白菜, 都经常在他的作品中出现。他说:“任何事物,不论出于什么原因,只要激动了我,我就拍摄它。我不是专门去物色那些不寻常的题材,而是要将寻常的题材变成不寻常的作品。韦斯顿拍的辣椒,乍一看是辣椒,再仔细端详,却又像是人体;他拍的枯木,乍一看是光秃秃的残株,仔细端详起来,却又像烈焰冲天。

小图 | 大图 图片

  • 向摄影大师爱德华·韦斯顿致敬|艺苑杂谈 - 素兰基金会
  • 向摄影大师爱德华·韦斯顿致敬|艺苑杂谈 - 素兰基金会
  • 向摄影大师爱德华·韦斯顿致敬|艺苑杂谈 - 素兰基金会
  • 向摄影大师爱德华·韦斯顿致敬|艺苑杂谈 - 素兰基金会
  • 向摄影大师爱德华·韦斯顿致敬|艺苑杂谈 - 素兰基金会
  • 向摄影大师爱德华·韦斯顿致敬|艺苑杂谈 - 素兰基金会
  • 向摄影大师爱德华·韦斯顿致敬|艺苑杂谈 - 素兰基金会
  • 向摄影大师爱德华·韦斯顿致敬|艺苑杂谈 - 素兰基金会
  • 向摄影大师爱德华·韦斯顿致敬|艺苑杂谈 - 素兰基金会
离线向粤好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15-04-30
专业~~~!
离线陈靖洁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15-05-26
大师的作品我果然看不懂
TRY!
离线林志杭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15-05-31
看不懂的就是艺术吧?
少年,奋斗吧!!!
离线彭江南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15-05-31
学艺术的都很开放潇洒
离线李浚辰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15-05-31
厉害 表示看不懂
离线刘承儒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15-05-31
艺术也许是因为种类繁多,或者说存在即艺术,所以让人不是很看得懂,还是很需要一番理论基础才能看懂大师作品的。
人生,总是会对什么东西过敏的。
离线彭立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15-06-28
若是那时候有现在的设备,那又会拍出什么样惊世骇俗的作品呢?
离线杨秀春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15-06-30
 
大师说:我不是专门去物色那些不寻常的题材,而是要将寻常的题材变成不寻常的作品。

这句话我尤为赞同。一切艺术家,做的应该都是这项工作。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离线罗婉兮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15-06-30
忽然想起了 杜尚的泉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