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2114阅读
  • 10回复

和梦娇的一段对话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杨秀春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10-11-04
此段QQ对话发生在2010年11月4日晚上,贴出来和大家分享,希望和大家有一点点共鸣。


梁梦娇 21:11:06
师兄,你在回复灵华姐那篇《领导间的一段对话》时说了这句“切记,凡我所说的话,我都是经过了认真思考后才说出去,否则打死我也不说一句话。这样的人,虽然他说话不多,但是他说出来的话大家都愿意听。反之,那些动不动就要说话的人,通常他的话可能十有八九都不值得一听。我们要做哪一类人呢?”,是你深思后总结的经验吗?难道就只有那两种可选吗,别吓唬我啊

梁梦娇 21:12:59
你在工作啊,那有时间再说吧!

小马 21:13:28
没有。梦娇,我在想怎样回答你

梁梦娇 21:14:25
哦,随便说啊

小马 21:17:58
其实,我想你说得对,也许并不是只有这两种选择。因为现实的情况是,总有一些时候,我们是不能确保我们的发言一定正确的。譬如说,我们经常要针对一个事情来展开很自由的讨论(企业里经常说成“头脑风暴”)。那种时候,无论是谁,也无论是怎样荒诞离奇的想法,只要有想法就可以表达出来,很多话都不一定是正确的。那时的发言,更多的价值在于为与会者提供一种思维的启发,而不是结论。

梁梦娇 21:19:38
不过你的话还是值得再去想想

梁梦娇 21:20:32
你现在是下班了的吧

小马 21:22:04
如果是这种情况下,我们不妨多说一点,所说的也不一定正确。但是,这并不是说,我们就可以不加思考地发言。发言还是要经过思考的。其实我们可以养成一个比较好的习惯,那就是,如果自己对于自己发言的正确度没有十足的把握,那不妨在发言前先谦虚一下,其实也就是简单的一句话,譬如说,“我这个只是给大家作一个参考,不一定正确”。

梁梦娇 21:23:39
发言还是要经过一些思考的。那时效性怎么办啊,有时是脱口而出的呀

小马 21:23:56
但是,我们还是应该慢慢学会“慎言”的习惯。以后你们会懂得,“少说者”和“多说者”相比较,通常是“少说者”占优势的。“先说者”和“后说者”相比较,也通常是“后说者”占优势的。

梁梦娇 21:24:18
此话当真?

小马 21:24:49
我想问你的是,在什么情况下,讲话是需要那么快的时效性的呢?

梁梦娇 21:25:35
面对面交谈时啊

小马 21:28:11
呵呵,我想你可以把这个思维改过来。面对面交谈时,大多数的情况下,是不需要你很快作出回答的。通常是我们自己操之过急,太急于表达自己和回答别人。其实,当别人问你问题时,你缓一缓,思考一下再作回答。第一,你为自己赢得了思考的时间。第二,在提问者看来,通常他会觉得你很稳重。相反,那些很快就作出回答的人,甚至是在别人的讲话还没有结束时就急于要说话的人,反而会给人轻率、浮躁的感觉。再者说,没有经过太多思考就给出的回答,其失误的几率要大于经过思考后作出的回答。你说哪一种更好一点?

梁梦娇 21:29:32
你击中要害了,我懂了一些

小马 21:30:29
我想通常是记者,他们在大多数的情况下,可能需要很快地提问和作答。但是你看那些作答的人,譬如说温家宝总理,他什么时候急过呢?他讲话总是那么稳重,一字一句,很清晰地说出来,但是每句话都讲得那么好。有时候他也要思考的,并不是立即就给人作出回答。

梁梦娇 21:31:28
以前我不能很好的分析这个问题,找不到方法,你分析的很好

梁梦娇 21:33:50
你的经验和所拥有的思想足以让你成为一名心理咨询师了

小马 21:36:44
当然,如果回答问题的人对于所提的问题有十足的把握,那很可能他的回答是很迅速的。因为在提问者的话音还没有落下时,他就已经知道对方的问题,并知道怎么回答了。你看彭先生在《中国经营者》里接受采访时的那个录像,也有很多时候,他的回答是很快的,都不需要停下来思考,因为对方提的问题于他来说是有现成答案的。但是“快”和“稳重”是不冲突的。请注意,我这里所说的“快”,是指不需要停下来思考就作答,并不是指“语速很快”。通常来说,“语速很快”的人,说明他可能很紧张,情绪掌控得不太好。你看彭先生他们讲话,语速都不会太快的,但是一定是清晰、有力、掷地有声的。

小马 21:38:26
你过奖了。你们注意观察和学习的话,将来会比我们更好的。我两年前在呼和浩特时,也有“抢着说话”的习惯,是彭先生帮我指出来的。后面自己渐渐改掉了。

梁梦娇 21:38:48
那也是的,从明天醒来起,我试试

小马 21:44:12
恩。总之,讲话不要急,要想好了再说。在生活和工作中,绝大多数时候,我们是需要“恰当地说出正确的话”,而不是“迅速地说出不一定正确的话”。当然,“智力抢答”之类的情况除外。不过“智力抢答”考察的是人的反应能力,并不是考察人的思维能力。一个成熟的结论,通常是不会在“智力抢答”的情形下作出来的。人生没有多少时候需要我们作“智力抢答”。

小马 21:45:47
我现在是在家里上的网。在单位不可以上QQ的。也根本没有时间聊QQ

梁梦娇 21:46:40
好吧,师兄,和你聊天得到的可真多,虽然不知道我会坚持多久,但还是给现在的我洗礼了一番的

小马 21:50:25
养成习惯,就不需要“坚持”了。就如有些人很讲究卫生,把每天洗澡养成了一种习惯,那么有一天你不让他洗澡的话,他就会很难受。而对于那些不那么讲究卫生的人来说,你让他一个星期洗一次澡,他可能也会觉得挺难“坚持”。当然,我只是打一个不太恰当的比方。我知道在学校里是做不到每天都洗澡的。从环保的角度来说,很可能也不需要一天洗一个澡。哈哈

梁梦娇 21:51:52
懂啦,你一般忙到几点啊

小马 21:55:27
你可以多观察那些出色的领导人和优秀的学长、前辈们,看他们是怎么发言,怎么接人待物、处理事情的。慢慢地自己会受到影响,而养成一些好的习惯。
我一般晚上12点到凌晨1点之间睡觉,有时也会到2点去。不过,我知道这个习惯不好。可能也是因为自己一直都是一个人住,从来不受人管,所以把习惯养坏了

梁梦娇 21:59:11
那习惯是挺不好的。如果那些是自己的习惯了,做的时候就不会那么刻意了,对我来说这条路好长啊,因为我习惯不好

小马 22:06:16
人如果知道自己的不足,再去作改进,相对来说是容易一些的。现在你起码知道了自己在这方面存在不足,那么要做的就是时常提醒自己,时常去改进。不幸的是,也有一些人,他们没有认识到自己在这方面存在不足,不认为“不加思索地很快说出话来”是一个问题。这些人就困难多了。
我相信你。你要给自己一点时间。我希望半年或者一年后再看到你时,你已经有一些进步了。

小马 22:07:57
如果我们能正视自己的缺点,时常提醒自己,那么改进的机会是很大的。半年也许时间太短了。我相信一年、两年后,你一定会成熟不少。

梁梦娇 22:11:00
发自内心的感谢,我也不知道要说些什么,你说的话都好有余地,把一年延成两年,如果我两年还不醒悟,你会用几年来鼓励呢

梁梦娇 22:12:08
等天亮吧,我明天先做一天。

小马 22:15:06
哈哈。其实这是一个下意识的行为,并不是洗脸、刷牙那种说做就做的事。我们每天都有很多说话的机会,你只要在说话时注意就是了。不要太急。每次说话时,都可以提醒一下自己。按照通俗的话说,叫做“管好自己的嘴巴”。

小马 22:15:59
到后面就不需要“管”了。没有说话的必要时,别人要你说,你也不一定会说了。

梁梦娇 22:17:52
嗯,我尽量,怕几天又忘了,我得写张备忘录贴在桌上。

小马 22:18:31
呵呵。不过不要和“不笱言笑”等同起来

梁梦娇 22:20:20
好的,我不会那么快扔掉本质的啦

小马 22:31:03
恩。人保持本色的性格并没有错。譬如说于蓝,她是一个快言快语、男孩子一般性格的人,而惠文的性格就比较文静。于蓝当然也需要提高自己在说话方面的方式和能力(我们都需要提高),但并不是说于蓝就要变成一个像惠文那样性格的人。两个人的性格,各有闪光之处,并没有好差之分的。

梁梦娇 22:32:34
那倒是的,也的确如此

小马 22:34:41
本色的性格和“成熟”并不一定冲突。很多时候我们把自己的某些缺点归结为“性格”的原因,这当然也有一定的道理,但其实未必。一定要这样归结的话,那我们就要说,性格是可以改的。可是,我想你知道我的意思,于蓝是不可能变成惠文的,但于蓝同样可以变得更加成熟和稳重,并且保有她自己的性格色彩,同样也很可爱。

梁梦娇 22:35:10
我一开始时候怕是要变整个人的话,那我自己要搁哪去?现在不愁了

小马 22:39:47
对。你明白这个道理后,也许就不会用“坚持”这么严肃的词汇来形容这件事了。当然,必要的时候,也的确是需要“坚持”的,特别是在刚开始的时候。我还记得彭先生那时在呼和浩特跟我说的话。他说,“小马,这个你一定要改过来”。这句话我记得那么清楚,也曾经担心过自己是否能改过来。不过当我们慢慢长大、越来越多地涉足社会时,有些道理,是自然、逐渐会明白的。不用着急。相信你没有问题。

梁梦娇 22:42:55
噢,听到这些压力是少了不少的,谢谢你的指教!

小马 22:43:18
不用客气。好好学习,多多保重。我们改时间再聊!

小马 22:45:04
我想一会儿把这个对话整理了发在网站上。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多少也都有一点参考的价值,或者说对大家也许会有一点点启发。你觉得呢?

梁梦娇 22:50:07
我觉得可以啊,你真有心。

小马 22:50:33
好。你早点休息。晚安!

梁梦娇 22:51:57
你也是的啊,别促成坏习惯的生长了哦,晚安!
[ 此贴被杨秀春在2010-11-04 23:19重新编辑 ]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离线陈小凤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10-11-05
从你们的对话中学到很多,小马师兄是个很有智慧的人。梦娇也很坦诚,可爱。
“生活的理想就是理想的生活”
离线欧阳于蓝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10-11-07
我也有幸在你们的对话中掺和上一脚~
我高中同学就说我说话有时候太快了
现在在大学我同学和我聊天 我不想直面回答的问题
我都会想一会 如何不刺激他们委婉的表达自己的想法了...
向师兄学习这些为人处世的小细节~!!
梦娇悟性也很高嘛~
离线梁梦娇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10-11-09
师兄的做法很不错,目光长远,让大家都分享了!
离线龚曼华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10-11-15
小凤,你好,很想知道你从师兄的经验里得到的启示。
离线洪金华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10-11-19
说话之前,先想想。 这在平时我好像并没有这么做吧。 跟同学们说话的时候,没想过要先思考一番。也许在以后我就需要注意这些了。
卓越品质,源于坚持
离线向芃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10-11-26
我也要在这方面多注意注意。和别人交流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一定要慎重
离线彭波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10-11-27
确实很有启发,尤其是对我这种话比较多的人来说。
    偏爱天才与疯子,
    觊觎一夜暴富或突然猝死,
          梦想做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离线王涛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10-11-28
很有深度的一段对话,受益不少啊
离线肖惠文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10-12-12
“少说者”和“多说者”相比较,通常是“少说者”占优势的。“先说者”和“后说者”相比较,也通常是“后说者”占优势的。

但是“快”和“稳重”是不冲突的。请注意,我这里所说的“快”,是指不需要停下来思考就作答,并不是指“语速很快”。通常来说,“语速很快”的人,说明他可能很紧张,情绪掌控得不太好。你看彭先生他们讲话,语速都不会太快的,但是一定是清晰、有力、掷地有声的。

充满智慧的对话啊~很好奇师兄这么年轻的人,思想竟这么深刻成熟。我想这和彭先生的影响密不可分吧。

楼主留言:

是的,惠文。我在很多地方,确实是受了彭先生的影响。其实,我说的话里面,有些是彭先生以前讲过的。但因为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那些道理已经深入我的心,也就是说,在我并不觉察的时候,它们变成了我自己的东西,所以我可能并不觉得自己是在学彭先生。但如果彭先生来看到我...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