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671阅读
  • 3回复

希望涝池(案例视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彭定中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16-03-22
2012年嘉里集团郭氏基金会在中国青海省循化县建立第十一个农村基地。在气候干旱的循化县德曼村,村内储水的涝池因为日久失修,出现渗流,种植小麦等口粮的村民只能靠天吃饭。持续缺乏食水和灌溉水,不但影响村民的生计,更产生抢水、吵架等不和谐的现象。基金会以涝池维修及以水养水项目切入,引导村民以投工投劳、捐地等方式参与项目,并且整合了政府的资源,维修了涝池,更长远地改变村民了的用水思维和习惯,帮助建立了一个村米自我管理的用水管水制度。村民的生活改善了,村庄气氛更和谐,互帮互助风尚逐渐浓厚。通过项目,无论是村民还是参与其中的合作伙伴,都渐渐成为有公德、有规范、关爱他人的公民,能够为自己和别人创造更多的机会,向小康境界更进一步。

点击链接进入视频观看(可选“超清”):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zIxMDQ0NzIw.html


[ 此贴被彭定中在2016-03-23 11:55重新编辑 ]
离线刘格斯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16-05-25
解决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才能让大家在同一个高度来考虑问题
刘格斯
离线谭必勇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16-05-29
扶贫是一项浩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本质上需要从制度设计出发,改变激励模式,解决资源无效率低效率状态的问题,基金会这在一方面很有经验。
离开痛,学着走。
离线向芃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16-07-31
吵架争抢不是人们的本意,资源的缺少是发生这些根源,把这些解决了,才能慢慢改变思想,扶贫即是经济上的帮助,也要有思想上的提高

内容来自[手机版]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