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一觉电影梦》是李安的传记。
知道李安是看他导演的电影《卧虎藏龙》,后来有一次看到他写的文章:《要记住你心里的梦想》,为之感动。多年以后,偶然的机会,看到这本书。
李安是全世界著名的华人导演,曾三次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奖,还有各种电影节,电影协会所颁发的奖项,至今可谓载誉无数。实际上,李安的作品并不多,不过,他的每一部作品都拍的很用心。《十年》写的是从李安出生,台湾长大,去美国纽约大学读导演系,毕业后经历一段难熬的时光,最后抓住机会,终获成功的心历路程。本书的时间只写到2001 年,重点记录了他1991年拍第一部个人电影《推手》到《卧虎藏龙》这十年的故事。当然,2001年以后,李安也拍了好几部经典的电影,如《断背山》《绿巨人浩克》《派的奇幻漂流》等。
看了李安的传记,再回顾自己的这十年,有得有失,不敢说失去的就不幸,而得到的也未必幸运。好像每个小故事都有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内,你要做的就是守住自己,做好该做的事,坚持到底。大学四年,你愿不愿意,四年一到,你要毕业;年初到年尾,12个月,不管你怎么过,终究会过去。李安六年的低谷,也一样过去了。你不能控制时间,但是你可以控制怎么度过这段时间。我常常跟我的学生说,你到那天下午的五点,你要交卷吧,不管你喜不喜欢,所以,你还不如安心下来,好好复习,做好自己的事。其实我也明白,有时候,度过这个时间并不是那么容易的。要不然,怎会有度日如年,如隔春秋之类的话呢?李安给了我一个很好的模板,拍电影,是阶段性的。从前期准备,写剧本、筹资、启动、拍摄过程,后期制作、各地宣传、上映、参加各种奖项评选活动等等。电影《卧虎藏龙》前后共花三年。好莱坞一些大制作电影,时间更长。但是,再长的周期也会结束。
我们的生活、学习也是这样,重复做相同的作业,重复背单词,读课文,过目不忘的天才毕竟是少数,我们绝大部分人是平凡人。工作也是这样,相同的工序,工作总结,活动策划,一个接一个,大部分莫不是一样的流程,就是重复。你不能因为害怕重复就不去做。其实,也不必害怕,因为这个事情总会结束,只是怎么结束:好,坏,一般,结果取决于你怎么度过这个起始间的过程。正如你不愿意长大,但终究要长大,也正如昼夜交替,周而复始,我们不能让地球停止转动,然而可以选择怎么度过白天与黑夜。当然,我们也明白,不是所有人都站在相同的起点,有的人出生贫寒,有的人含着金钥匙出生;有的人四肢健全,而有的则天生残疾。我们不能完全选择开始和结束,但是可以选择怎么度过这个过程。
我曾经也在北京短暂拍过电影电视剧(工作人员),近距离地接触了两类人:一类是剧组,包括导演、编剧、主演、工作人员等;另一类是群众演员。让我感触最深的是后者。群演真心不容易,他们经常在剧组和拍摄基地的外面等着,等工作人员来挑选群演,大家一拥而上的画面一直在我的脑海里出现。他们在等一个机会,等啊等啊,往往等到的不是机会,而是一个误会,然后又继续等。多少群演渴望一夜成名,但不是每个明星都来自一夜爆红。在他们成名之前,他们吃了很多的苦,受了很多的罪,可仍不改初衷。那些努力坚持的人,他们会等到那个机会的。
人生的不同阶段都有不同的困惑,但是,给我们一点时间我们都能从困惑中走出来,有的时候,在困惑里如果我们能够把自己暂时的从现在的时间和空间提出来,把事情看得远一点,也广一点,再回来的时候困惑也许就不存在了。这样做并不容易,但是我们都可以试试,在这方面努力!
人生能有几个十年呢?人生最美好的年华往往最短暂,一不注意就溜走了。我们不能为了一个结果而虚耗人生。好好活,做有意义的事,做有意义的事,就是好好活。十年之后,再回首时,希望我们都不辜负青春年华,也不辜负自己的每一场经历!(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