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690阅读
  • 18回复

改变是很难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龙知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15-11-30

在农村开展工作的时候,有时候常常会觉得很难开展起工作来,很多沟通往往是花了时间,却根本没有效果的。简单的说来,就是,说了一堆,到了,最后并没有什么用。

这个时候想到彭先生说的,改变人往往是很难的。
不得不说,人的观念是太难改变了。
贫穷是久远的,形成的习惯和思维也是固定的,简单的比如一项烟基工程,明明是有利于农村建设的。但这个“有利”在他们看来,是打扰的,常常拉了一堆沙子去,村里的人根本不愿意去卸货,让做事的人往往有一种非常窝火的情绪。

很明显的教育问题。其实从某种程度上说,教育,几乎是农村孩子上行的唯一通道。但是可以看到,因为教育并不只是学校,很大一部分需要结合家庭,而家庭环境并没有重视学校教育这一块。很多真正的乡村孩子,自己根本没有意识去接受教育。虽然教育注定是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过不可否认,要改变这些家庭的观念还是需要花上一些时间的。

想起屈原的一句话。“路漫漫其修远兮”,不知有谁能上下而求索。
离线杨秀春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15-11-30

我想我能理解你的感受,龙知。我说两点:
第一,不管环境多么差,我们自己做任何事情时,都要有正念,不要为结果而气馁和沮丧,或是对人动火,要持“享受当下”的心境,来做每一件事,不论大小。
第二,做好自己该做的部分。至于结果,随缘份。凡事都不要太认真。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离线梁梦娇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15-12-05
关于教育问题,我很赞同你的说法,我们农村的孩子,但凡能走出来念大学的,基本上都是那类我们说成是比较“开明”的父母,有着砸锅卖铁也要供孩子上学的想法,知道知识能改变命运。而靠着孩子一颗好学心去推动一对没有读书想法的父母的,基本上是孩子以妥协剧终。
离线田鑫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15-12-07
环境影响真的很大,乡里小孩除了个别爱学习的和成绩好的,基本草草读个初高中就肄业了,求知意识不强,去打工补贴家用很常见。有时候真的对他们有好处的事他们是会因为没有那种意识而不重视的。慢慢来,改变很难,但是只要不放弃,有了目标,坚持下去,还是会有效果的。
离线谭惠文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15-12-18
凡事自己尽力就好  结果都不会太差
离线欧阳于蓝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15-12-21
改变如果那么容易就不会有人天天喊着要改变啦~
你们的工作应该也是很需要耐心去循循善诱农民朋友吧~
离线王娟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15-12-23
多做一些宣传,会有用吗?
离线郑志龙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15-12-24
可能他们确实难以改变,也或者他们不敢选择信任。穷怕了的人总是活在胆怯的漩涡之中。
      情绪左右了你,你死定啦!不学会坚持,你什么都做不好!
离线杨云正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15-12-24
其实,影响他们观念的还是那乡风乡俗。而且乡里人还有一种跟风现象,多做些宣传应该对工作开展有利。
离线杨秀春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15-12-25
引用第7楼郑志龙于2015-12-24 17:41发表的  :
可能他们确实难以改变,也或者他们不敢选择信任。穷怕了的人总是活在胆怯的漩涡之中。

志龙说得有道理。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