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好几年没碰地理书了,但是始终记得秦玲玲淮河一线是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1、地理分区上: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
2、气候类型上:温带季风气候(北)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南)的分界线。
3、温度带上:暖温带(北)与亚热带(南)的分界线。
4、自然带上: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北)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南)的分界线。
5、典型植被上:温带落叶阔叶林(北)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南)的分界线。
6、土壤上:棕壤(北)和红、黄壤(南)的分界线。
7、水文上:黄河水系与长江水系的分水岭。
8、干湿地区上:半湿润地区(北)与湿润地区(南)的分界线。
9、地形上:华北平原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分界线。
10、一月份月平均气温0℃等温线经过地区。
11、年降水量800毫米等降水量线。
12、农业:小麦主产区(北方旱作农业)与水稻主产区(南方水田农业)的分界线。
13、亚热带水果柑橘生长的北限(橘生南国)。
14、长江-黄河的分水岭
但我最近发现了秦岭淮河的另一大作用,它还是一条神奇的语言分界线。具体解释就是淮海以南的方言是基本相同的,南方人能听懂南方人及北方人的方言,而北方人完全不懂。就拿我来说吧,我们班有四川的安徽的吉林的山东的河北的安徽的山西的广西的。他们的方言除了广西的其他都能听懂80%以上。特别是安徽的女生说话横多其实音跟我们就是调不同一样,致使全宿舍只有我一个人能听懂她说话所以经常担任翻译者。说好保靖话走遍天下都不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