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声明本人不是韩寒粉丝,虽然读过他几本书。第二本人也不是方舟子粉丝,虽然欣赏他打假的态度。
对于这场从年前吵到年后,并且远没有停止迹象的言论大战,应该可以不用多做介绍了。如有不了解者,随手打开各大网站都有专题报道。所幸寒假期间我有很长一段时间没上网,回到宿舍这几天才回顾研究。方舟子微博,韩寒博客,两边战友,各类评论花了接近几天时间,还是没确定立场。如某评论所说,无论结果如何,这注定是一场两败俱伤的争论。又像某评论所说,此次辩论可以谓是中国舆论史上里程碑的一战,影响深远。又如某评论所说...
说,说,说,反正网上铺天盖地的说了好多,导致我的立场一直颠来倒去相当不稳定。研究方老师微博吧,就觉得打假斗士果然名不虚全,确有其理。研究韩偶像博客吧,语气肯定坚持,从小看他书长大,也有道理。于是又想起了一篇评论,两位都是当今中国社会稀缺的一类人,何必相斗?但此场争辩已又一场闹剧搞到诉诸法律,每天关注人士无数,明星大腕闲杂百姓,断无和解一理。于是深入分析,细细研究韩寒博文,方舟子过往履历。
这一研究,出了大问题,我谁也不“信”了。
韩寒是怎么成为公共知识分子,青年偶像的?谁给的定义?----------媒体。我经常浏览韩寒的博客,近几年的博文都有阅览,但如果要说他教了什么思想或者说影响了我什么方向,没有。除了嬉笑怒骂陈述一些社会黑暗之外,他没灌输过什么坚定的思想,如何能成为青年偶像。而且韩寒确实比一些名家文字逊色太多,媒体不过看中了他逆反的标签。而近十篇博文也可以看出,而立之年的韩寒已经成熟了,文字之中的反叛少了许多。
自1999年以来,方舟子设立新语丝网站,通过发表自己的文章以及刊登网友文章,揭发中国科学界和教育界的学术腐败现象,批判新闻界的不真实报道,以及批判基督教、伪科学、伪气功、伪环保,批评中医等等,在国内声明大噪,敬之为打假斗士。而我们的方老师在此次辩论中起始,虽然语气肯定,但证据委实少了些。虽然后来有网友不断翻出证明,以至天平开始倾斜。但尚未必杀一击出现,目前还不能下结论。
但对于很多人来说,这场胜负的结果已经无关紧要了,双方都不会完胜,韩寒和方舟子都会走下神坛。很多人在这场辩论中烦了,厌了,质疑了,这才是重要的。不管站在那一边的人都要懂得,方舟子不是绝对对的,韩寒也不是绝对对的。虽然他们影响巨大,却始终代表不了其他人。这是一场由盲从者和媒体造成舆论之争,经历这次洗礼,更多人应该学会清醒和独立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