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448阅读
  • 7回复

考研经历留下的隐形财富(个人看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吴伟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22-12-23

今天早上看手机,看到学校推送了关于考研考场安排的推文,突发感慨,这么快又到了一年考研的时候。同时我也在思考,当年那场考研留给我什么值得珍重的好东西,我想可能是以下几点吧。
一、学习方法,或者说学习的观念

怎么说呢,这事说起来大家可能不一定会认同,但是我在标题说明是个人看法,也就不在意了。
在我考研之前,我一直都坚信学习不能靠刷题,科研、工作更加不能靠科研。虽然我为了应付各种考试刷了不少题,但是内心一直都是抵触这个的。不知道是不是高中时意林、读者看多了,还是大学时各种短视频看多了,我一直以为刷题会限制自主创新的能力,也会禁锢人的思维,总是不是十分理想的学习办法。我不否认,对于那些天赋极高的人来说,刷题的确有可能会有这个不好的点。
然而,经过考研的洗礼之后,我相信,对于我们普通人,刷题就是理解、巩固知识点最好的方式,或许我们的领悟力不够,对知识的理解总有偏差,或许我们的创造力不够,不能学了知识点之后就能想到非常好的解题方法。刷题,或许可以弥补我们这两个欠缺的能力,首先刷题是一个试错的过程,会帮助我们尽量消除理解的偏差;其次,刷题是另一个学习的过程,学习“解决问题”的办法,即所谓的解题方法。到现在我才慢慢有所感悟,学习,要学两个方面,一个是知识,一个是方法。我现在有一种体会,在工作的时候,方法在工作中占的分量好像不比知识少。
即使我在研一,已经没了升学的压力,还是勤勤恳恳的刷题,我们的等离子体物理老师和空间等离子体物理老师,他们也非常推荐我们刷题,他们一个是院士,一个是国科大的总学监,科研水平都是不用质疑的。他们一个偏重刷题的质量,每周留两个非常难的题,因此我一次A+都没拿过,只拿过一次A-,其余都是B+或者B-;另一个注重刷题的数量,我们的课后习题是《Introduction to PlasmaPhysics and Controlled Fusion》(F.F.Chen2016)这本书的所有课后习题,学有余力者,加上这本《J.A. Bittencourt Fundamental Plasma Physics 3rd Edition》的所有课后习题。我水平比较差,第一本勉勉强强完成,我们班上,就两个中科大的做了第二本,我感觉他们真的是猛人,太强了。
即使后来回研究所做科研,我也是有刷题的习惯,包括格里菲斯的那本电动力学,还有科研中遇到的难题,如电子光学和阴极电子学,我都是用刷题入门的。
说这个,仅供目前还在本科的学弟学妹们参考,如果在学习中遇到难题了,不妨用最笨的方法提高,刷题。
二、学习的惯性

我觉得很多人应该都有学习的惯性,当时考完研之后第二天,我还像往常一样每天背着书包到图书馆、教室自习,但主要是做毕业设计。我室友都在调侃我,说我学霸啥啥的,叫我休息几天。我也尝试过,可是仅仅休息半天心里就空落落的,不得劲,不知道你们会不会有这种感觉。后来,除了毕业设计,我还准备复试的学习,主要是数电和数字信号处理这两门课。虽然当时没出成绩,这件事我一直坚持到我调剂成功那天。
其实,考研的完整过程应该是到调剂结束之后才落定的,但是当时我很多同学,都在初试之后就放松了。我又一个同学,考本校本院,因为没有认真准备复试,两次复试机会都没把握住(这里有个复试中比较残酷的事实,就是如果第一次录取没满,很多学校补录都是有限考虑本校的)。
另外,我也是接着这个学习的惯性,顺利的完成毕业设计,并且顺利过渡到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所以,我个人觉得应该珍惜这种来之不易的学习惯性,机会不多,除了高考,估计就是考研考公之类的,一生至多只有几次的机会。
三、知耻而后勇的感觉

同样,这个对每个人也不一定适用,对我来说,就是这种感觉。可能每个人的考研动机不一样,我当时就是想考研再深造一点,我感觉本科的知识不够,我渴望再学一点。然而现状是我在保研名额之外,不能保研,不考研就意味着没学上,偏偏我在大一以及大二的成绩都还蛮好,尤其是大一时,能在班上排前五,后来懈怠了,大二大三没怎么学,不认真听课,偏偏那时候专业课多。所以我心里总觉得,如果不那样,我本该能有学上。这是这种心理,让我一直很难受,很后悔。
所以当我调剂考试的时候,我很珍惜这个机会,研一在雁栖湖那会儿拼命学习,希望能够缩小与同学之间的差距。后来疫情在家里也不敢懈怠,由于家里某些原因,我好几门非常难的课都是在医院中考试的,当时我在陪护。包括电离层物理这些课,也都坚持下来了,并且成绩还行。
我当时就在想,不管眼前多困难,这个毕业证我一定要拿下。
毕业答辩结束时,在等待评审老师的投票结果过程中,我紧张的有点轻微的呼吸性碱中毒,症状为四肢发麻。宣布结果之后要致谢,我第一致谢的是导师给我上学的机会,愿意招收我,第二才是感谢导师的培养。
真的,当年那场考研给我留下的“心理阴影面积”太大了,以至于读书的时候总怕做的不到位,再次失去读书的机会,或者害怕不能正常毕业。
四、找人帮忙的勇气

小马哥有篇帖子标题叫做“Don’t be shy toask for help”,我觉得用在这里很合适。当时考完研,准备调剂面试要准备英语稿子,我就请文雅姐帮忙修改润色,润完色我才一遍一遍的背,当时感觉文雅姐的英文真的太好了,她写的英文跟我写的一比,哪都不能用好来形容,都得用优雅来说,拿着这样的稿子去面试,心理都有底很多,这事我在心底里一直非常感激文雅姐。
开了这个头,在后来我做毕业设计跑仿真时电脑资源不够,跑的比较慢,而答辩又临近,我又在群里载人帮忙,最终在于蓝姐家里电脑的帮忙下,远程操作,赶在答辩之前跑完仿真。本来当时还有机会用蔡姐和王胜师兄的电脑跑,可惜我不会用Linux。
包括最近我妹妹上学学费的事,我也是鼓起勇气找小马哥借钱才搞定。后来娟姐在网站看到我的帖子,主动找我说以后有需要不仅可以找小马哥,北京帮还有娟姐等小伙伴可以寻求帮助。小伙伴们给的温暖时时刻刻在提醒着我,遇到素兰真的充满幸运,给我的人生带来了很多光。有时候我真的很感恩,我的很多朋友都非常好,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都会毫不犹豫的施与援手,包括素兰的家人们、我的本科室友,还有一起在空间中心读研的本科同学等等,这么好的运气,有时想想,真的没啥可抱怨的了。
之前年会和小马哥睡一张床,我们也聊起这个话题,小马哥说,彭先生经常说我们很多同学有困难不说,也不求助,想要帮忙都不知道怎么弄,甚至不知道他需要帮忙。
在这里借用小马哥的标题结束,以后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Don’tbe shy to ask for help,困难是暂时的。
以上就是我一些感慨,有用之处与大家共勉,没用的地方大家看个乐哈哈哈。
离线王彬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22-12-30
学到啦!!!
离线陈江俣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22-12-31
慢慢看完下来真的学到很多!
离线欧阳于蓝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23-01-08
原来我也有帮到一点忙,开心~~感觉都是好久之前的事情了。
离线钟涵晨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23-01-13
结果重要,但过程也很精彩。
离线向宇龙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23-06-30
虽然考完研了,但是感觉对之后的学习生活也很有用
离线张娟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23-07-15
吴伟好认真的一篇分享啊
离线刘格斯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23-07-31
很重要的经历
刘格斯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