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作品是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托尔斯泰刚开始写这部作品时,想把安娜写成一位人人都讨厌的妇人,写着写着,托尔斯泰慢慢同情了这个女人。有一天,托尔斯泰妻子轻轻敲了托尔斯泰的房门,没有回应,于是,她轻轻推开房门,看到托尔斯泰在桌前抽泣。她问:亲爱的,你怎么了?托尔斯泰伤心地说:安娜死了,安娜死了。
第二部作品是路遥的《平凡的世界》。某天,路遥打电话给远在外地的弟弟,叫他到跟前,只是告诉他这样一件事情:“田晓霞死了,田晓霞死了!”痛哭流涕,喃喃自语地重复这句话。整个人颓废了好些日子。
我们常常会读到一些伟大的作品。可是,大部分时候,我们是以读者的身份去阅读此书。实际上,当我们把自己当成作者去读此书,或者想象自己就是作者,作品中的每一个字都是来源自己笔下时,作品也被你注入了灵魂。如果你是托尔斯泰,是路遥,你就能感受到他们为什么那么伤心了。更甚者,你把自己当成书本里的人物,进行角色地替换,把自己置身其中。你就更能体会作品的可爱,可敬之处。多少好书流传了下来,被俸为经典,代代相传,经久不衰,那是因为,里面的文字能引起人与人之间的共鸣!每一个热泪盈眶的背后,都有一个感动你我的故事。
愿你能时常读到让你热泪盈眶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