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4322阅读
  • 56回复

2013年10月QQ月会——难忘那座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雷洁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14-01-26
— 本帖被 雷洁 执行合并操作(2014-01-26) —
2012年10月QQ月会:难忘那座城
离线肖居安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13-10-05
难忘我的乾州城
我的童年在乾州城度过。那里有难忘的万溶江,有现代化的新区,有广大的人民广场,还有那些古朴典雅的古屋。我童年时住的房子就是一座古屋,还有一个天井,每次下雨,雨水击打屋瓦都会霹雳作响,构成了童年的音乐。在我小学的时候,万溶江最令我难忘。每个暑假,我都会去那里学游泳,一学就学了六年,至今仍不敢说会游泳。真是遗憾。但那里却有我和小伙伴们一起嬉水的记忆,有我一次次努力的经过,还有在水中那种舒服的感觉,轻飘飘的。后来,去吉首念初中。每周回家一次,而在这三年,乾州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市政府,人民广场的修建,开发了新区。开发乾州新区,再造一个吉首的口号,为新区的快速发展制定了目标。这时,我每次放假就会出去走走,看到以前长满草的地方现在全在建设中,一副欣欣向荣的样子,人民广场更是成了人们晚饭后休闲健身的活动场所,放风筝,滑旱冰,跳广场舞,应有尽有。上高中以后,我又回到了乾州。这时,乾州古城这一概念被频频提起。胡家塘,城隍庙,三门开,风雨桥(我家附近),仁和居。。。记得高三那年,我每周放学都会步行半小时回家,在那时就会经过古城的许多景色。尤其是胡家塘的荷花,出水很高,亭亭玉立。古朴的乾州,深厚的底蕴,需要人慢慢去感受。乾州史话,记述了乾州的历史,也有我家的哦。(厚生堂的历史,乾州人都知道)
现在,离家千里。总是会想起家里的美食,会想起万溶江,会想起胡家塘的荷花,还有那走在石板路上的惬意与陶醉,那种闲适与宁静,是北京这座大都市所不能带给我的。家乡,我会将它埋在心底,细细评味。
既然选择了远方,。。。。。。。。。。
离线杨久凤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13-10-05
难忘那座城——杨家寨
    刚刚听到这个名字的人可能还不知道是哪里呢。它是凤凰县黄合乡的一个小寨子,也是生我养我的地方。现在想想已经有七八没有回老家了,但是它一直在我的记忆里。
    门口有一颗一百多年的银杏树,屋后是牛栏和板栗树。小时候最喜欢的就是秋天,这样可以捡银杏果和板栗。烧着吃或者炒着吃,味道可香了。牛栏是用土建成的老房子,土砖上总是有一两个小洞洞,没事我们总是爱去掏一掏,因为里边有蜜蜂。喜欢用瓶子装着,用小棒棒逗它,现在想起来也觉得很好玩。除此之外,还可以上山采蘑菇、打柴、采野菜。夏天晚上的时候还会跟着乡里的大人去夹黄鳝、泥鳅,抓青蛙。
    这个地方带给我太多的欢乐,虽然因为父母在外打工,自己也很少回去了,但是心里一直记挂着。希望它越来越好。
离线龙莎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13-10-05
难忘那座城
这个暑假去凤凰玩了几天,果然名不虚传,很漂亮。刚到南华门下公交车,就有一群大妈跑过来问住不住宿,竞争蛮激烈的呢。结果我们谁都没跟,等着大学老乡来接。边等边跟一位阿姨聊了起来,说道进城要买票的事情。今年上半年刚改革的,现在去凤凰古城旅游,进门就要先买票。这在网上一度惹起很多争议。湘西本地人是不要钱的,只要在关卡口讲几句湘西话就行了。外地的成人票100多,学生票只要20几块钱。阿姨说这还是他们找政府商议的结果,如果门票太贵,他们就没有生意了。不过他们有时候也会带着游客混过去。但是想混进去不是那么容易的,就算暂时混进去了,在内部活动也十分不方便,因为里面有好多捎点,随时查票,封锁了各大要道,把游客围成一圈。这导致凤凰古城一些边角地方的商店,小摊生意惨淡。我们同行的大部分人都觉得收门票这个政策非常不好,但是一位当地的同学却说,特别喜欢这个政策。因为平常庞大的客流量影响到他们的生活,晚上在河边散步也到处都是人,菜价,物价也比别的地方贵。你们觉得该不该收门票呢?
Get outside the box
离线王娟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13-10-05
难忘那座城
今天就是我回学校的日子,感觉还没有赖够家里的床,感觉还没有和姐姐多出去逛逛,感觉还没有好好回看这座城市,而我,马上又要离开…突然涌现了不舍的情绪,有时候,我真的觉得自己是个冷情的人,没有那么多离愁别绪,在我固定的观念里人总是要往前走的,没有谁会一辈子固定不变陪在身边。不过总会有情绪丰富的时刻,会突然感怀。我觉得城市总是和人挂钩的,难忘这座城,很多时候是舍不得在这座城市与你共度青春的人,昨天早上,我下楼遇见小时候玩的最好的朋友,我很开心的捏捏她的脸,她还是没怎么变。她说她要去喝姐姐的喜酒…时间过得真快,过不了几年恐怕她也要嫁人了吧,哈哈。少女对于时间的流逝总是最敏感的,时光会让少女的脸庞饱满红润,也会为她的额头添上皱纹。额…扯远了…我想说她还是那么白!而我已经成为了黑胖子!不过刚回家见到爷爷奶奶的时候他们总是心疼的说我瘦了…然后问我在学校过得好不好,钱够不够用,又往我手里塞了几百块…爷爷奶奶是这座城市忠实的守护者,几十年,他们陪伴这座城市走过风霜雨雪,他们所居住的地方还保留了我儿时的风景,那进院子时袭来的桂花香那么熟悉…和表妹一起在爷爷家吃饭,她还没有离开这座城市,因为她选择了复读,很佩服她的勇气!也希望她明年能考上自己理想的学校!我昨天还去了一趟衡阳市一中,我的母校,看到校服觉得那么可爱~他们三三两两结伴而行,去后门我再熟悉不过的小吃街。突然想念那里的里脊肉卷饼,炸土豆,茉香奶茶,西瓜刨冰…那么多好吃的,压力大时吃对于我绝对是最好的减压方式!我还发现学校后门安装了一个刷卡机!太高端了!学弟学妹们以后就很难偷跑出来买零食吃咯(突然暗爽的情绪是怎么回事-_-b)。一个人跨着包在校园里走过…不知不觉就走到了以前自己高三的教室,看到书桌是堆积如山的书籍觉得恍然如梦,里面还有几个人,应该是今年高三的吧,忽想起,在国庆假寒暑假的时候我们也会有一些想努力的孩子,特地赶到安静的教室自习,窗外的风呼呼的吹,书页响动,回不去了,我的高三…再见,我的家乡…
离线谭必勇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13-10-05
难忘那座城

  如果把我现有的生命分段,三座“城”就可以大致地描述现有生命轨迹:家乡,吉首,上海。无疑家乡的分量占据了很大一部分,也是很基础的一部分,但我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陪我度过三年时光的吉首,因为在我看来,我生命的很多的东西,都是在这里拾起的。
  与这座城市结缘,是因为一场对我而言,毫无把握的宏志班考试。但生命就是如此:你永远不会知道明天带给你什么。结果,我阴擦阳错地进入了宏志班,成为了这里的50分之一。在这里,我遇到许多和我一样,出身平凡,却对明天怀揣着美好梦想的同学;在这里,我见识了什么是脚踏实地的做一件事,因为每天每个人都在向我示范这样的东西;在这里,我明白了什么是“天外有天”,因而懂得谦逊的重要性;也是在这里,我走过了那个挥洒汗水和热泪的六月,来完成我对所有人的承诺......在这座城里,我埋葬了年少的青涩,懵懂,拾起了成人的睿智,成熟。在这座城里,我认识我一生都不会忘记的朋友,我们一起笑过,也一起奋斗过。我想我经历了这样一场燃烧的岁月,在这座城中。
  现在回想起来,三年前的军训仿佛就像是昨天的事,但转眼之间,我们又走着各自所设定的路。天下没有散不了的宴席,但每个人都可以有一个忘不了的宴席。只希望走在不同路上的我们,都能到达我们想要到的地方。
  虽然我只在吉首度过了短短的三年,但我永远也忘不了这座城,因为在这里,我拥有一个燃烧的青春,和一群永生难忘的朋友。因为在这里,我找到了人生下一站——上海。   
[ 此贴被谭必勇在2013-10-07 19:47重新编辑 ]
离开痛,学着走。
离线彭丽琴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13-10-06
难忘那座城
难忘那座城
    说起我心中的那座城,非深圳不可。在我童年的记忆中,父母都是在深圳务工,每逢寒暑假,父母便会把我和弟弟接到深圳。断断续续的,我一共去了深圳大概六七次,如今这么多年过去了,深圳的繁华早已消失在我的记忆中,但有些东西却是我一辈子也忘不了的。
    那是一间小小的房间,容纳下爸妈我和弟弟及一些家具后便再无更多的空间。还有一间小小的厨房,但就是这样简单的房子,却是我和弟弟童年最美好的回忆,因为每年只有这几天,我们才能在这里和爸妈团聚。白天,爸妈去上班,我和弟弟就待在房里玩游戏,一边还祈祷着爸妈早点下班,为了多陪陪我和弟弟,爸妈推掉了晚上的加班。五点半后,我和弟弟会准时的趴在阳台上张望,当那熟悉的身影出现时是我们最开心的时刻,那时吃晚饭也成了开心的事,因为有爸妈在。晚饭后便是我最喜欢的散步时间,妈妈牵着弟弟,爸爸牵着我,走在不远处的花园小道上,那是我的内心最美的场景,也是我这一辈子也忘不了的画面......
    在那繁华的异乡,我们的生活简单而又快乐,感谢深圳,陪我度过了那么多快乐的时光;感谢爸妈,给了我们这世上最美好的东西—无私的爱。
    如今到了沈阳,繁华的街头似乎与当年的深圳有几分相似,但它却永远给不了我当年的那种快乐,就让我把那份美好珍藏在心底,永远永远。
离线王江雷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13-10-06
难忘那座城(2013年10月)——成都印象
    2010年我到成都西南民族大学读的预科。
    成都有句广告语说:成都,一个你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每个周六,我起来后,跳上公 交车,任车载我去任何地方,看到漂亮的地方就下车走,随便走大街小巷、寺庙、高校、博物馆、公园等等。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在地摊上淘本好书。成都的大街小巷很有自己的特点。你随处可以看到蜀国人物的壁像、诗句以及一些与之有关的故事,游完整个成都,恰似读完了一部《三国》。整体感觉成都的文化韵味很浓重,人民生活很安逸,很清闲。上班不急,有节奏,不拥挤。成都的城市规划设计得不错,道路宽阔,你走到哪里都不会迷路,而且它能很好保留了古代的建筑以及风格,又不失现代风格,很好兼顾了这两种不同时代的文化。有时候,和成都人说话,我说保靖话,他们说四川话,挺有味的。
必须提的是成都的饮食,种类多,可口,香辣,最重要的是,便宜!当然,以成都为中心,旅游的地方很多。例如都江堰、青城山、峨眉山、九寨沟等等(我都没有去过)。如果预科毕业给我一个留在成都读本科的机会,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所以,我觉得,那句广告语并不猖狂。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离线杨秀春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13-10-06
难忘那座城——2013年10月QQ会议发言
会议日期:2013年9月7日
会议主题:难忘那座城

五城记

2002年9月,去了武汉上大学,历时3年半。有很多有关青春的回忆,不详述。不过武汉那个城市真的不怎么样,冬天太冷,夏天太热,城市太大,人的素质不高……很多不方便,不适合穷人住。

2006年上半年,在长沙呆了半年,美其名曰为“大四实习”,实则有一半的时间是在“打流”。长沙虽然在气候上和武汉差不多,但是在我的印象里她比武汉好很多,也许是主观感情色彩的作用。

2006年7月大学毕业,去了深圳,历时2年。深圳是一座很年轻的城市,规划很好,很干净,绿化也很好。在不少办公室,都可以望到窗户外面碧绿的山或是公园。深圳的人都是从全国各地来的,大家都是移民,并且大都是青壮年人士。但确如有些人所说,可能因为是一座移民城市,有时你会觉得没有归宿感。尤其过年的时候,街上的车和人全部都没有了,一个城市几乎都空荡荡的。

2008年8月我去了内蒙古呼和浩特,历时2年。呼市很小,很少有高楼。到了冬天,晚上8点以后几乎所有地方都关门。我经常加班。除了工作外,好像也没有什么特别深刻的回忆了。

2010年8月,我来到北京,至今已有3年多。北京是一座让我喜欢的城市,虽然人们说这里雾霾严重,交通拥堵,房价高企……总体来说,工作是辛苦的,生活是OK的,可能是因为在这里有很多朋友。

不论在哪个城市,如果你的生活圈子OK了,那么你的生活都会不错。所以,城市不重要,重要的是圈子——圈子是由人组成的,所以最终来说,重要的是人,那些让你觉得生活充满意义、充满乐趣的人。辛苦的工作,也是为了更好的生活。是不是?分享结束,谢谢大家。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离线张娟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13-10-06
难忘那座城——张娟
国庆期间,和同学一起去了青岛,满足自己看海的愿望。在青岛待了四天,看了许多青岛特色的景观。
我们的第一站就是海边。本来没有打算下海,但是和同学照相的时候一个浪头打过来鞋全湿了。天意如此,我们就亲身感受了一下海水。同学的相机刚好把浪头打过来的时候我惊恐的表情照下来了。到了海边城市,当然要去吃一下海鲜。还好价格没有想象中的贵。第一次吃到大螃蟹,有点不知道从何下手。在同学的指点下,终于见到里面的肉。沾上店里搭配的蒜汁、醋,味道还行。不过太过激动的结果就是把螃蟹的汁水弄得到处都是,满身海腥味。同学在去之前就查好了攻略,想去吃海星。到了之后,她如愿以偿,但是烤海星长得还行,就是味道不敢恭维,我们一致认为像咸菜。后来吃海胆的时候,我们觉得像蒸鸡蛋铺了层肉末。照烤海星的时候,那个大妈特别热情,让我给她的海星和她来了张合照。青岛的建筑很有特色,可能跟它的历史有关。旧旧的,但是感觉不是破败而是一种悠闲。城市的节奏很慢。
有人说家门前的风景不是风景。我觉得挺有道理的。有时候,美好的事物如果离得太近反而看不到它的美。如果没有比较,也不会显现出它的特色。如果让我天天可以看海,我对看海就没有那么期待了。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