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有“红”“白”两宝,“红”是枸杞,“白”是盐池滩羊。枸杞自不必多说,买枸杞一定要认准宁夏枸杞。盐池滩羊,有“羊中极品”的美誉,人戏称之为“羊贵妃”。此次来宁夏,自然要吃一顿“羊贵妃”。
自打第一天在老毛手抓吃了两斤羊肉后,涛哥和我甚不满意。点的两斤羊肉,肥肉太多,太油腻,吃到最后快咽不下去了,但又本着不浪费粮食的心态勉强吃完。饭后因为没吃到可口的羊肉未能尽兴,心里盘算着去盐池吃一顿滩羊肉。第三天中午回到酒店,下午暂无安排,于是两人一拍即合,去盐池吃滩羊肉。
盐池县在银川东南部,距离银川市区127公里,与陕西定边县相邻。从银川上了高速后,路两边都是沙地,土地贫瘠,条件极为恶劣,基本没种农作物,只有人工种植的灌木。
到了盐池之后,当地的一个小伙子给我们推荐“海清大块羊肉”店。于是我们就去找“海清大块羊肉”店,在去的路上有一个做羊羔肉的小餐馆,涛哥说:时间还来及,咱俩进去先吃一顿再去海清。小餐馆规模不大,进去之后只有老板娘和她8岁左右的女儿在靠窗的餐桌边。老板娘看到我们进来,招呼我们坐下,给我们端了一碗汤,我们各点了一碗水煮的羊羔肉。
端上的那碗羊羔肉并不大,汤很浓,上面放了一点香菜叶,香味很诱人,我俩便狼吞虎咽起来。我们没有要米饭,怕这里吃饱了,去海清就吃不下了。水煮的味道还是很不错,但和正宗的羊羔肉相比,差得很远。正宗的羊羔肉,碗里全是羊瘦肉,基本没骨头,而我们吃的这顿羊羔肉,骨头甚多,显然是羊排骨肉。吃完,我们便去了海清。
海清是一家比较大餐馆,因为是午后,只有两桌客人,我们旁边是两位女子,看她们桌上的菜,显示不是来吃羊肉的。后面一桌是老友聚会,七八人,声音很大,而我们喜欢安静的环境。我们自然点的是招牌菜:大块羊肉。不一会儿,一盘羊肉就端到我们面前。那盘羊肉基本没有什么肥肉,蘸点辣椒酱和酱油一起吃,甚是美味,羊肉鲜嫩,油而不腻,不膻不腥,香醇可口,比之前吃的两顿羊肉味道要鲜美很多。看来,跑127公里还是值得的。
其实,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并不是那盘羊羔肉,而是另外一盘苦菜,具体的学名我已叫不上来。苦菜是一个盘子分了两边装,一边是装菜根,一边是装菜叶。菜根有点像空心菜的根,要小很多,不过是实心的,而菜叶则长着扁平的刺,吃到嘴里能感觉嘴巴被刺给刺到,味道有点苦。这让我感觉自己像一只骆驼,正在茫茫的沙漠上吃着仙人掌,虽然比较苦,但心里还是觉得很幸福,至少有“仙人掌”吃。想起来盐池的路上两边的沙地,顿时觉得这盘苦菜比那一盘羊肉来得更加不容易。
回来的路上,我脑袋里一直想着车路两边的沙地。我们南方,到处有湖泊河流,山地丘陵,再恶劣的地方,也没有这种沙地。以前只在书里和电视里看到草原沙漠化,沙地,沙漠,也知道西北地区干旱少雨,生活在这里的人民不容易。可当真的站在西北的土地上时,才真正的感同身受到“不容易”到底有多不容易。羊肉来之不易,而那盘苦菜更让人产生共鸣。
那晚,银川城下了很大的雨,我站在酒店的窗户边,心里五味杂陈。